-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曹溪(cáo xī)的意思:指人们不顾个人得失,坚定地追求正义和道义。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随方(suí fāng)的意思:根据环境和情况随机应变,灵活适应。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远到(yuǎn dào)的意思:指距离很远,程度很深。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杖头(zhà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的极限,也指人的头脑和智慧。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中休(zhōng xiū)的意思:中途休息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慧空所作,名为《南华定兄访予疏山临分欲偈作此》。诗中以“一滴曹溪水”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佛教中的“曹溪”这一概念,象征着佛法的源头。通过“千江悉混流”,描绘了佛法传播的广泛与深远,如同流水一般,遍及千江万河,无处不在。
接下来,“深期能远到,未可辄中休”两句,表达了对佛法深入探索和广泛传播的期待与坚持,强调了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辛,不可轻易放弃。诗人在此借用了佛教中的“深期”与“中休”,寓意着对佛法追求的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
“知识随方有,禅林在处稠”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丰富性,无论在何处,都有佛法的存在与传播,就如同禅林遍布各地,知识无处不在。这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广泛影响,也暗示了个人修行过程中,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智慧的启迪。
最后,“杖头亲探过,归路却相求”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修行者探索佛法的过程,以及对佛法的持续追求。通过“杖头亲探过”,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不畏艰难,亲自探索佛法的精神;而“归路却相求”,则表达了即使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仍不忘继续追寻更深奥的真理,体现了佛教修行中不断自我超越、永不停息的精神。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佛法的广泛传播、普遍性与个人修行的不懈追求,展现了佛教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赋牡丹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扬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匆匆。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拼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