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澄清(chéng qīng)的意思:指通过解释、证明等方式来消除误解或疑虑,使事情变得清楚明了。
断山(duàn shān)的意思:断山是指山势陡峭,像被刀剑劈开一样,形成两片分开的山峰。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流阴(liú yīn)的意思:指云彩流动,阴影移动的景象。比喻形势变化无常。
青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山水或景色迷蒙、朦胧。
秋泉(qiū quán)的意思:指秋天的泉水,比喻文采或才情出众的人。
山口(shān kǒu)的意思:山口指的是山的峡谷口,也可以泛指山脉的入口处。在成语中,山口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决定性的地方。
象白(xiàng bái)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同。
虚象(xū xiàng)的意思:虚假的形象或幻觉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影抱(yǐng bào)的意思:暗中观察、窥伺
幽梦(yōu mèng)的意思:幽梦指的是虚幻而不真实的梦境或幻想。它表示人们在梦中或幻想中所见的事物,与现实世界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 注释
- 月:月亮。
断山口:山的裂缝处。
遥吐:远远地显露。
柴门:简陋的门,多指乡村或贫寒人家的门。
万木:众多树木。
分空霁:在晴朗的天空下分开。
流阴:流动的阴影。
中夜攒:深夜时聚集。
光连:光线相连。
虚象白:虚幻景象呈现白色,这里指月光的清冷。
气:气息,氛围。
风露寒:风中的露水带来寒意。
谷静:山谷寂静。
秋泉:秋天的泉水。
岩深:岩石深处。
青霭残:青色的雾气尚未完全消散。
澄清:清澈透明。
幽梦:幽深的梦境。
破影:不完整的、分散的影子。
空峦:空旷的山峰。
恍惚:迷离,不清晰。
琴窗:有琴的窗户,代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松溪:松树旁的小溪。
晓思难:清晨时分难以平复的思绪。
- 翻译
- 月亮从断裂的山口处显露,远远地照耀在简陋的柴门上方。
万木在晴朗的天空下分开,深夜里,流动的阴影聚集在一起。
月光与白色的虚幻景象相连,气息中带着风露的寒意。
山谷寂静,只听见秋泉的声音,岩石深处,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消散。
清澈的月光照进幽深的梦境,破碎的月影环绕着空旷的山峰。
在迷离的琴窗之内,面对松溪,清晨的思绪难以平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明月的幽静图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月交辉的画面,其中“断山口”、“遥吐”等词汇巧妙地传达了月光穿越重重障碍后的柔和与温润。
接着,“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天际,描绘了一幅秋夜星辰密布的景象。这里的“万木分空霁”不仅形容了繁星点缀,更暗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与无边。
中间四句“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月光如织,清冷的空气,以及远处传来的秋夜泉声,都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凉意的山谷之中。
最后,“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四句,以“澄清入幽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融入,而“破影抱空峦”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结尾的“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则是诗人在清晨的琴声中,对于那夜晚的山月之旅仍然难以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既望同吴次明蔡九逵陈道复汤子重王履约履仁汎舟石湖遂登治平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韵分得朗字
良期每多违,佳节怅虚往。
薄言城西游,馀春迟幽赏。
日色漾涟漪,天光发融朗。
清吹飘文裾,瑶湍激兰桨。
寄怀涉清川,平目眺遐壤。
晴霏动遥岑,清烟散修莽。
亚竹孤卉明,隔水春禽响。
及此单裌成,聊寄临流想。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