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飞羽(fēi yǔ)的意思:形容飞行的羽毛,比喻轻而易举、迅速到达目的地。
合长(hé cháng)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合作共同努力,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黄公(huáng gōng)的意思:黄公是指黄石公,意为聪明智慧的人。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轻武(qīng wǔ)的意思:轻视武力,不重视军事力量。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师事(shī shì)的意思:师事指的是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学习。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武夫(wǔ fū)的意思:指擅长武艺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人。
习战(xí zhàn)的意思:指习惯于战争,喜欢战斗。形容人好斗好战,喜欢争斗。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 注释
- 人生:人生的。
岂合:怎能。
长贫贱:长久处于贫贱状态。
师事:跟随……学习。
黄公:指黄姓的某位人物。
曾习战:曾经学习过战斗。
英雄:英勇的。
天子:皇帝。
伐:征讨。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初拜:初次任命。
将军:军事指挥官。
二十馀:二十多。
黄尘:战场上的黄色尘土。
昼飞:白天飞驰。
羽:箭矢。
如插:像插入。
身射:亲身射箭。
单于:匈奴的首领。
从来:自古以来。
书生:读书人。
轻:看不起。
武夫:武将。
坐遣:坐着(指纸上谈兵)。
挥毫:挥动笔墨。
勋业:功绩。
- 翻译
- 人的命运怎可能永远困于贫贱,跟随黄公学习过战斗。
英勇的天子征讨匈奴,初次被任命为将军已二十多岁。
战场之上,尘土飞扬,箭矢如疾,直击单于,连他的弓甲都破碎了。
自古以来,读书人看不起武夫,却坐着挥笔写下他们的功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少年行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生轻视武夫态度的反思。
“人生岂合长贫贱”,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处于贫贱境遇的不甘心,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接着,“师事黄公曾习战”则描绘出诗人向往军旅生活,学习战争技巧,以黄公为师。
“英雄天子伐匈奴”,这里的“英雄天子”指的是英明而勇敢的君主,而“伐匈奴”则是古代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征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为国出力。
“初拜将军二十馀”,诗人在这里提到自己年轻时就担任将军的职位,二十多岁便投身于军旅生活,这是对个人英雄经历的一种强调。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这一句描写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黄尘代表着战争的烟尘,昊天中箭矢如插,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诗人自身的英勇。同时,“身射单于”指的是诗人亲自参与战斗,而“碎弓甲”则是对敌方武装遭到破坏的形象描述。
最后两句“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诗人反思了传统上书生往往轻视武夫的态度,并通过自己的经历来纠正这种观念。同时,“坐遣挥毫写勋业”表明诗人希望能够用笔墨记录下自己或他人的英勇事迹。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绘和个人英雄经历的展示,表现了诗人对于武功的尊崇以及对传统士大夫轻视武学态度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心动.寄大敬
蝶里花襕,微雨后、深苑荆桃如菽。
红粉堆边,露琯冰筝,并起是谁华屋。
楝华风发前村暮,空岩畔、有人如玉。
牵萝罢、天寒倚遍,一庭修竹。私唱开元旧曲。
见林外春红,暗翻秋绿。
昨夜惊乌,梦里还啼,向日对筵蕉烛。
玉猧盘地银丝绕,吹松粉、坠来金粟。
那须听、黄公鸟声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