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信 州 草 衣 寺 宋 /赵 师 秀 芙 蕖 四 五 枝 ,寂 寞 在 空 池 。难 见 草 衣 士 ,空 看 宴 坐 碑 。香 烟 思 盛 日 ,诗 句 记 游 时 。欲 问 台 中 鹤 ,长 松 自 不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衣(cǎo yī)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衣着。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芙蕖(fú qú)的意思:指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记游(jì yóu)的意思:记住游玩的事情或经历。
盛日(shèng rì)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日子。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台中(tá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正中央或重要位置。
香烟(xiāng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气味香浓,或者形容事物的味道浓烈。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草衣士(cǎo yī shì)的意思:指穷苦的人、贫困的士人。
- 注释
- 芙蕖:荷花。
四五枝:大约四、五株。
寂寞:孤独。
空池:空荡的池塘。
草衣士:穿着草衣的隐士。
宴坐碑:刻有宴坐诗的石碑,可能象征隐士的生活或遗迹。
香烟:残留的香气。
盛日:往昔的繁盛时期。
台中鹤:台上的白鹤。
长松:高大的松树。
自不知:不知道,无人能答。
- 翻译
- 荷花四五枝,孤独地立在空荡的池塘。
难以见到穿草衣的隐士,只能空望着宴坐的石碑。
香气似乎还在怀念往昔的繁盛,诗句记录着过去的游历时光。
想要询问台中的白鹤,它恐怕也不知道答案,因为只有长松知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作的《信州草衣寺》,描绘了草衣寺内芙蕖(荷花)独自盛开的寂寥景象。"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寥寥数句便勾勒出荷花虽美却无人欣赏的孤独画面,暗示了寺庙的清冷与人迹罕至。
"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般的僧侣难以寻觅的感慨,宴坐碑可能指的是寺内的禅定石碑,空看则反映出诗人对僧侣修行生活的向往和理解。"香烟思盛日,诗句记游时"通过香烟和诗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繁盛和游历时光,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最后,诗人以"欲问台中鹤,长松自不知"收束,寓言般地表达出想要寻求答案或共鸣的对象——寺中的仙鹤,却只能得到长松的沉默回应,暗示了深沉的哲理:有些问题或情感,唯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物寓言,展现了诗人对草衣寺环境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立春偶题
昔年长恨春归晚,及到春来又恐残。
今日摧颓萧寺里,闭门一任岁将阑。
送鲍经句赴辟洮东幕府
平昔通家子,今为幕府宾。
宦游知几日,器业已成人。
陇右从戎客,燕南老病身。
军中想多暇,莫惜寄书频。
送孙积中同年赴任陕府
劭农使者岭南回,上佐题舆陕道开。
河水已随浮世去,条山应喜故人来。
雨摧苦笋催羹臛,风飐樱桃落酒杯。
我欲函关更西去,不知令尹肯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