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磁 钓 翁 宋 /李 新 无 心 不 自 任 公 子 ,手 旨 龙 鱼 敌 万 钧 。瓦 解 弟 兄 惊 坠 甑 ,块 居 烟 雨 胜 流 人 。非 关 钓 誉 虽 攘 臂 ,未 欲 垂 言 却 卷 纶 。更 与 甄 陶 一 抔 土 ,铃 斋 相 伴 岂 无 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方壶(fāng hú)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地善良、直率,没有心机。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 注释
- 尺巘:形容山峰高峻。
方壶:比喻小而精致的世界。
泓泉:深深的泉水。
渤海:泛指大海。
陶公:指陶渊明,以其孝顺母亲闻名。
慈母手:象征着母爱和亲情。
抔土:一捧泥土,象征深厚的情感。
蓑笠:农夫的雨具,这里象征简朴生活。
敝:破旧。
鲦鲿:鱼名,这里代指美好的事物。
虚堂:空荡的厅堂。
萧瑟:形容秋风凄凉。
苦:烦恼。
百虫吟:各种昆虫的鸣叫声。
- 翻译
- 山峰如尺,壶中小天地,海水深邃无边。
像陶渊明母亲般的慈爱,连泥土都充满深情厚谊。
即使蓑衣斗笠再破旧,也无需忧虑,寻找不到美好的事物。
空荡的厅堂秋风瑟瑟,更令人烦恼的是百虫的鸣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其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悟。开篇“尺巘方壶小,泓泉渤海深”两句,以一种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展示了大自然的层次和深邃,从一个小小的水壶开始,到泉水、再到广阔的大海,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接着,“陶公慈母手,抔土故人心”两句,则是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通过“陶公”的形象(可能指陶渊明,他崇尚归隐田园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朋友之手抚土的情感联结。这里,“慈母手”和“故人心”都是充满温情和乡愁的意象。
第三句“蓑笠不愁敝,鲦鲿何处寻”,则转向了对自然界生物生活状态的观察。“蓑笠”通常指的是渔民或农夫所戴的用草编制的帽子,而“鲦鲿”则是水中小鱼。诗人通过这两种不同的生灵,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和谐的赞美。
最后,“虚堂值萧瑟,犹苦百虫吟”,则是在一种秋天萧瑟的气氛中,诗人在空旷的厅堂里听到了各种昆虫鸣叫的声音。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季节变迁和生命活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万物更新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自然美景、人情世态以及生灵多样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