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宁寺》
《天宁寺》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杖策青山半,遥遥梵钟

古松经几腊,虚殿掩千峰。

佛现瞻龙象僧行印虎踪。

回心思止托,归路到来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梵钟(fàn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悦耳。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回心(huí xīn)的意思:改变立场或态度,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僧行(sēng xíng)的意思:僧人的行列,比喻人们按照既定的规矩、次序行事。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心思(xīn sī)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意图、心思。也可指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遥闻(yáo wén)的意思:听说、听闻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天宁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与向往。首句“杖策青山半,遥遥闻梵钟”以行者之姿,描绘出在山间行走时,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接着,“古松经几腊,虚殿掩千峰”两句,通过古老的松树和隐于群峰间的空旷殿堂,展现了寺庙悠久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壮丽。

“佛现瞻龙象,僧行印虎踪”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佛像庄严,僧侣们的足迹仿佛与猛兽的踪迹交织在一起,寓意着佛法的威严与僧侣修行的坚定。最后,“回心思止托,归路到来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决定,或许是在寻求心灵的寄托,或是对未来道路的规划,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决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宁寺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与探索。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十二时颂·其三

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

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0)

大乘赞十首·其四

报你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

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

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

两名由尔情作,无情即本真如。

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

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功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一切不憎不爱,遮个烦恼须除。

除之则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

无佛无因可得,自然无法无人。

(0)

率题六章.第一章叹伫归珠至今获·其一

携明是今日,感应在明阳。

想思深洞尽,企子实难当。

朝忆生眷恋,夕望动心伤。

若期灵树下,度脱不相忘。

忍见孤憔悴,俱愿普趋蹡。

双飞白日顶,出气紫云光。

神龙左右梵,散花来芬芳。

菲菲常乐境,蔼蔼升金堂。

(0)

五言诗·其十六

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

今日归家去,将与贵人看。

(0)

还丹口诀

捉取东青龙,配与西白虎。

更将南朱雀,会偶北玄武。

四者穷其根,本来同宗祖。

世人不知深,众石多错误。

不解演阴阳,配合为夫妇。

阴阳气本双,始得俱相聚。

就中最妙者,须得中央土。

泥炉不假法,运火心须苦。

一日两卦候,进退依节度。

细穷日月盈,莫遣失风雨。

十月还丹成,身除贫病苦。

沧海与桑田,变时君始睹。

谁人得吾道,不得轻取与。

容易泄天机,谪罚殃七祖。

(0)

觉地颂·其二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大圣慈悲兴救济,一声用处出三声。

智身由从法身起,行身还约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无二,还归一体本来平。

万有齐含真海印,一心普现总圆明。

湛光焰焰何依止,空性荡荡无所停。

处处示生无生相,处处示灭无灭形。

珠镜顿印无来往,浮云聚散勿常程。

出没任真同水月,应缘如响化群情。

众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干城。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