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幡谁动》
《风幡谁动》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梦游华顶过丹丘,蹑尽寒云倚石楼

贪看瀑泉崖壁,岂知身在碧江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江(bì jiāng)的意思:碧江指的是水流清澈、碧绿而宽广的江河。在成语中,碧江常常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繁荣。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梦游(mèng yóu)的意思:指在梦中行走,形容人在精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下行动。

瀑泉(bào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汹涌澎湃。

石楼(shí lóu)的意思:指坚固耐用的建筑物或防御设施。

崖壁(yá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悬崖或峭壁。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鉴赏

这首诗《风幡谁动》由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梦游华顶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超然物外的心境。

首句“梦游华顶过丹丘”,以梦境开始,仿佛诗人穿越了现实的束缚,步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华顶与丹丘。华顶,常指山峰之巅,象征着高远与超脱;丹丘,则多指仙人居住之地,充满了神话色彩。这一句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引人遐想。

接着,“蹑尽寒云倚石楼”,描述了诗人一步步踏过寒冷的云雾,最终站立于一座石楼之上。这里的“寒云”不仅指自然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而“石楼”则象征着坚定与稳固,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这一句通过视觉与情感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

“贪看瀑泉泻崖壁”,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痴迷与欣赏。瀑布从峭壁上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形成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诗人在这里“贪看”,不仅仅是对美景的单纯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净化,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追求。

最后一句“岂知身在碧江头”,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位置的反思与顿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意识到自己其实就置身于这碧波荡漾的江水之首,暗示了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自然的一部分,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认识到自身在宇宙中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与反思。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襄阳乐三首·其一

襄阳诸女儿,自负倾城色。

逢郎大堤南,蹋歌大堤北。

(0)

赋得威仪棣棣二章

雒水之濡,有马负图。云章炳炳,洵美且都。

盍亦觏止,君子之符。岐山之阳,有凤言翔。

瞻顾容与,鸣于高冈。盍亦觏止,君子之章。

(0)

由庚四首·其四

习习景风,甘雨其濛。醴泉泄泄,玉烛融融。

(0)

二画·其一

断岸苍烟乔木,小桥野店村舂。

一曲晚风樵唱,翛然林下相逢。

(0)

题倪迂筠石乔柯图

老夫不向名山老,却向何方毕此生。

白石巉巉秋叶里,憨憨鼾睡梦魂清。

(0)

题所南老子推篷竹图

昔与此君曾半面,短篷今日试重推。

叶声冷泻银床露,野鹤几番惊梦回。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