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岂容续,束缊侪朝阳。
残馥果容丐,永流千古芳。
白实(bái shí)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没有效果或结果。
蔽天(bì t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庞大,遮蔽了天空,形容事物的威势极大,势不可挡。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跛鳖(bǒ biē)的意思:形容行走困难,步履蹒跚。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公名(gōng míng)的意思:指公开宣布或公众知晓的名字或称号。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龙骧(lóng xiāng)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威风凛凛。
龙脑(lóng nǎo)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或宝贵的经验、智慧。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坡公(pō gōng)的意思:指人们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互不妥协的状态。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琼田(qióng tián)的意思:琼田是一个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它指的是美丽肥沃的田地。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色笔(sè bǐ)的意思:形容文笔华丽、修辞丰富的文字。
山集(shān jí)的意思:指多山的地方聚集了许多人或物。
上秋(shàng qiū)的意思: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首唱(shǒu chàng)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中的第一次演唱、表演或发表。
衰老(shuāi lǎo)的意思:指人体机能逐渐衰退,年龄渐长。
双井(shuāng jǐng)的意思:指两个井,比喻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两个事物。
天壤(tiān rǎng)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天地之间的差别。
为文(wéi wén)的意思:以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文通(wén tōng)的意思:指文化修养广博,通达多样的知识和技能。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一上(yī shàng)的意思:指一出现、刚一上来的意思。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驭风(yù fēng)的意思:掌控风的力量,比喻能够驾驭自然力量或掌握局势。
玉指(yù zhǐ)的意思:指女子美丽、纤手如玉。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紫极(zǐ jí)的意思:极为高深或极为优秀。
龙脑香(lóng nǎo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味浓郁。
五色笔(wǔ sè bǐ)的意思:形容文笔优美,多姿多彩。
孺子可教(rú zǐ kě jiào)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也用来形容人们对有才能、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培养和教育。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梦东坡先生》。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篇充满了对苏轼(字东坡)的崇拜与怀念之情的作品。
开篇“夜梦东坡公,分我龙脑香”,梦境中苏轼亲手将珍贵的香料赠予诗人,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前辈的敬仰和自诩不凡的文学缘分。接着,“玉指撮冰雪,佩之鞶带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苏轼以贵气质地的举止,将这份香料珍藏于精致的佩囊中,显示了诗人对于东坡品格和文学成就的崇敬。
“江湖衰老踪,十度游浔阳”则是对苏轼一生漂泊、游历四方的经历进行了一种理想化的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自我安慰,似乎在通过梦境与东坡相通。
“始入紫极宫,勉和琼田章”中的“紫极宫”可能是指道家中的某个仙境或神圣之所,“勉和琼田章”则意味着诗人在梦中体验了苏轼的文章韵味,这里的“勉和”一词,显示出一种努力去适应、模仿的态度。
接下来的“太白实首唱,继以双井黄”更是将苏轼与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相提并论,强调了东坡文学地位之高。这里的“双井黄”可能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黄庭坚和他的弟弟黄山谷,他们都以诗名世。
至于“此诗岂容续,束缊侪朝阳”,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继续写作这种高水平诗歌的自谦之意,同时也透露出对东坡文学成就难以逾越的一种敬畏心理。
下文“孺子可教欤,驭风来帝傍”中,“孺子”指的是年幼者,这里暗示苏轼的诗歌智慧是可以教授给后辈的宝贵财富。“驭风来帝傍”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幻想,似乎在梦中,诗人与神祇同游。
“跛鳖傅羽翼,恍惚追龙骧”中的“跛鳖”和“龙骧”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物或瑞兽,这里象征着文学飞扬的理想境界,而诗人则在梦中追寻这种崇高而遥不可及的目标。
“文通五色笔,尚为文字祥”表达了对苏轼文学才华横溢、无所不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与期许。
最后,“公名蔽天壤,谁敢邀馀光”则是直接赞颂苏轼的名字和成就如同遮蔽了天地一样辉煌,而其他人则不敢企图分享或比拟这份荣耀。
整首诗通过梦境将自己与文学巨匠苏轼相连,表达了对前贤的崇拜之情,以及对于自身文学追求和理想的渴望。
承明用儒将,那知有程李。
坐制犬羊群,泥封一丸耳。
平生晋公子,从者皆国士。
谁为彀中游,狐赵何难拟。
前年出城西,祖饯长者辙。
绿鬓豪伟郎,还镳共炎热。
蜀道非天涯,暂离非永诀。
况乃赴官期,留者思奋决。
人情殊易堪,信未恶时节。
今晨西城出,景物旧森列。
金莲认高楼,感叹成哽咽。
不见昔年人,还为昔年别。
此别异昔年,骨月心欲折。
此行异昔年,衰蹇方折阅。
聊为稻粱谋,途窘计所拙。
人生足忧患,乐事多歇灭。
连年琼芘卷,荒寂人迹绝。
况我薄命人,悲辛复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