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
《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全文
南北朝 / 庾肩吾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维城右戚巡警勤王

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

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金气(jīn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出众,有一种金子般的光辉和气势。

勤王(qín wáng)的意思:勤奋忠诚地为国家或君主效力,维护国家安定和君主权威。

天津(tiān jīn)的意思:指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意味着高明、有才华、有出息。

维城(wéi chéng)的意思:维城意为维护城墙,保卫城市。形容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新凉(xīn liáng)的意思:指新的、凉爽的。

巡警(xún jǐng)的意思:指巡逻巡查的警察。

延阁(yán gé)的意思:指官员延聘、延用

右戚(yòu qī)的意思:指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受到排挤、不得重用或受到冷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长安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皇家氛围。诗人庾肩吾以细腻的笔触,将京城的城防、宫殿、自然景观以及季节变换巧妙融合,展现了其对京城的深刻情感与赞美。

首句“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开篇即点明京城作为国家重镇的地位,以及守卫京城的责任重大,体现了对保卫国家的崇高敬意。接着,“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两句,通过南北方向的眺望,展现了京城四周广阔而壮丽的自然风光,既展现了京城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暗示了国家疆域的辽阔。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则进一步描绘了京城内皇家建筑的雄伟与辉煌,飞延阁与建章宫是古代长安城中著名的宫殿,诗人通过“入汉”、“临云”的描绘,不仅突出了这些宫殿的高大与宏伟,也赋予了它们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两句,将视角从宏大的宫殿转向了更为细腻的都市生活与自然景色。天津桥是长安城中的著名桥梁,诗人通过“步逐”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夜晚漫步桥上的场景,同时“城随秋夜长”则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营造了一种悠长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两句,通过对露水、槐树、秋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清新与凉爽,同时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露水在槐树上凝聚,散发出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而随着秋风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凉爽,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京城长安的壮丽与繁华,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庾肩吾

庾肩吾
朝代:南北朝   字:子慎   籍贯: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   生辰:487-551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猜你喜欢

呈西平侯沐都督西征

西土凭陵久不宾,诏书五道出将军。

龙光烛剑销边䘲,虎气扬旌压阵云。

周庙昔闻方叔颂,汉廷今见贰师勋。

春风三月莺花禁,归骑笙歌奏凯闻。

(0)

林泉读书图为徐质赋

城里看山尽不如,廛居聊复拟幽居。

道通天地方为学,志在林泉好读书。

高架香浮芸帙乱,短檠光动竹窗虚。

公侯已卜他年事,况是徐卿积善馀。

(0)

仙人谣次达道鉴录韵为一笑之戏

仙风吹云散琼香,玉轮轧露融素光。

霓裳飞动金玲珰,一声惊起鸾凤翔。

芙蓉池上西风早,青鸟无音天窅窅。

翠光浓入秋水寒,黛痕浅与春山老。

千年蟠桃几开落,三偷奈此小儿恶。

綵丝未断尘俗缘,黄金空铸相思错。

君不见有虞帝子来潇湘,洞庭水绿梧山苍。

泪痕有尽愁思长,向来斑竹多秋霜。

(0)

道中

花飞芳树碧毵毵,已过西湖三月三。

草草青帘人买酒,常州北畔似淮南。

(0)

董子庙

董子天人策,寥寥四百年。

临风一怀古,此地昔生贤。

白日明肝胆,青山閟简编。

公孙东阁客,今复几人传。

(0)

题王起宗御史江山烟霭图

绣衣御史乘骢暇,貌得江山烟霭图。

日落风云连紫极,天寒波浪隔苍梧。

鱼龙纵壑深无底,猿鸟归巢暝不呼。

羁旅伤心缘百感,可堪回首忆吾庐。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