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题墨竹长卷与汪遂良》。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画卷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与精神。
首句“摩诃池上龙千年,化为匹练横曳烟”,以神话般的想象开始,将摩诃池上的龙比喻为一条飘扬的丝带,在烟雾中蜿蜒,既神秘又富有动态感。这里不仅描绘了竹子所在的环境,也暗示了竹子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
接着,“拔石数茎冲苍天”一句,直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竹子从岩石中破土而出,直指苍穹,表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精神的赞颂。
最后一句“我见其面何必全”,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整体形象的欣赏,并强调了内在精神的重要性。这里的“面”可以理解为竹子的整体形象或精神面貌,诗人认为并不需要完全展现出来,内在的品质和精神才是最为关键和值得赞赏的部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竹子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典型植物,所蕴含的坚韧、高洁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特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仲珍弟还乡兼奉内弟陈子传
吴淞江边秋冰生,榜人刺篙歌采菱。
古来贫贱别更苦,置酒不饮心如酲。
落日长云下平楚,孤雁决起南飞翎。
救寒几日衣上褚,原头西风吹脊令。
阿㜷倚门瘦骨立,手挥五弦多苦声。
流光一瞬二十载,风纚露沐将焉成。
汝归买田嵩水曲,小筑便可开柴扃。
他年枣下实纂纂,我亦岂惮为耕氓。
芋魁作羹饭瓜麮,充腹不在罗珍盛。
金石论交有销泐,人生急难如弟兄。
怀来县
榆林青茫茫,寒烟三十里。
忽闻鸡犬声,见此千家市。
石桥百尺横,其下跨妫水。
人言古妫州,残城无乃是。
民家坐土床,嬉笑围老稚。
粝饭侑山葱,劝客颜有喜。
足迹半天下,爱此俗淳美。
醉就软莎眠,梦游葛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