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
《喜雨》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九重午刻命精祷,四海中宵同出云。

溽暑已随飞雨散,清声还并晓风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风闻(fēng wén)的意思:指通过传言、谣言等方式听到的消息或传闻。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溽暑(rù shǔ)的意思:指炎热潮湿的夏天。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同出(tóng chū)的意思:同出指的是同一个来源或同一家庭出身。

午刻(wǔ kè)的意思:指中午时刻,也常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雨散(yǔ sàn)的意思:指雨过后云散,天空放晴。

重午(chóng wǔ)的意思:指太阳高照的正午时分,也比喻事情到了关键时刻。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注释
九重:指天宫或皇帝的宫殿,表示高高在上。
午刻:中午时分。
精祷:极其虔诚的祈祷。
四海:泛指天下各地。
中宵:深夜。
出云:升上天空,比喻人们的愿望或情感与天相接。
溽暑:湿热的暑气。
飞雨:疾速降落的雨水。
散:消散。
清声:清脆的声音,可能指钟声或某种乐音。
晓风:清晨的微风。
翻译
在九重天的正午时刻,虔诚地祈祷
四海之内的人们在深夜一同仰望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端午节时祈求上天降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深深关怀。"九重午刻命精祷"写出了皇帝在重要的节日时刻虔诚地进行祈祷,显示出皇家的庄重与责任感。"四海中宵同出云"则象征着皇帝的祈愿迅速传达到四方,百姓期待的甘霖即将来临。

"溽暑已随飞雨散"描绘了雨势之大,不仅消解了炎热的暑气,也带来了清爽的气息。"清声还并晓风闻"进一步强调了雨声的悦耳,仿佛与拂晓的微风交织,为人们带来宁静和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喜雨这一自然现象,寓含了对民生疾苦的体恤和对政通人和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百姓福祉的深深关切。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因何彦明赋八新效其体·其一新烟

覆堤初冉冉,渡水尚迟迟。

一树梨花色,犹能似旧时。

(0)

古意·其二十

十五志为学,四海访巨儒。

低回梁宋郊,浩荡齐鲁区。

庶从父老问,得亲交游徒。

惜哉戎马起,中道乃趑趄。

归来卧荒园,白首成下愚。

(0)

书北山精舍壁

夙昔慕幽旷,中年值奔走。

及兹始知返,顾已成皓首。

兹为山水选,风气固深厚。

崒嵂皆巘崿,绵邈尽林薮。

清泉泻幽磴,白雪被层阜。

既多缁素流,况有耕钓叟。

初心已云协,雅言得兼受。

始来疏梅堕,复此山樱剖。

庶几去日迟,谁谓行当久。

挥手谢朋侣,吾将寄衰朽。

(0)

楚妃叹

章华台前楚江水,月色堕烟乌欲起。

六宫不敢解罗衣,猎火照山君未归。

(0)

江村乐四首·其二

一犬行随饷榼,群蛾飞绕缲车。

江边女去摘芡,城里人来卖茶。

(0)

游幻住精舍

寒扉斜向竹间推,此日重来是几回。

行遍空林僧不见,慰人怜有一株梅。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