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六花冬词·其一长春花》
《蝶恋花.六花冬词·其一长春花》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曲径深丛袅袅。晕粉揉绵,破蕊烘清晓。

十二番开寒最好。此花不惜春归早。

青女飞来红翠少。特地芳菲,绝艳惊衰草

只殢东风终甚了。久长欲伴姮娥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红翠(hóng cuì)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动人。

久长(jiǔ cháng)的意思:长时间的,长久的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青女(qīng nǚ)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曲径(qū jìng)的意思:曲径指的是弯曲的小路,比喻做事迂回、不直接。

深丛(shēn c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繁多。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惜春(xī chūn)的意思: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景象。"曲径深丛枝袅袅",通过对曲折小道与茂密花枝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晕粉揉绵,破蕊烘清晓"则描写了花朵在晨光中逐渐展开的情景,"晕粉"和"揉绵"两个词汇传递出一种柔美而细腻的感觉。

接下来的"十二番开寒最好。此花不惜春归早"表达了诗人对这花特别的喜爱,它虽然在严寒中盛开,却也早逝,似乎并不介意短暂的生命。这种生猛而又自在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境界。

"青女飞来红翠少"中的"青女"指的是蝶舞花下的小姑娘,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特地芳菲,绝艳惊衰草"则强调了这花的独特之美,它在春天的背景下更加显得异常灿烂。

末句"只殢东风终甚了。久长欲伴姮娥老"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愿与之共度时光的情感。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春天,"姮娥"则是月亮中的仙子,这里借指美好的理想或境界。诗人希望能长久地伴随这份美好,直到老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和生动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却又珍贵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谢庄颜延之吟

千里共明月,彼此惟月知。

音信虽不闻,有月难为询。

对月祇自恨,中夜还窥人。

姝子想无寐,瞻望应敷陈。

既然默默得心腑,那更徐徐入庭户。

因笑延之题,殁为长不归。

一息已云往,宁复为归期。

稚子亦自晓,安用延之持。

希逸辨既妄,徒泄延之非。

两诗寓意□□好,云海沈沈杳无耗。

红颜销尽那得闻,惟胜知之遇凶暴。

(0)

承君输棋八路

君希元凯才,我异厨顾党。

诛蛮几首级,十指屈其两。

疾风摧桂林,异梦吞卦象。

疲极曳杖归,颦眉有馀怏。

(0)

次韵晓师见别欲游京洛

春波涨南浦,霁色媚澄鲜。

扁舟驾两桨,行矣子所便。

岸花开迤逦,红紫交相妍。

诗情发浩荡,输泻万壑渊。

清新逼庾信,雅健追樊川。

相俦得鸿鹄,翔集固超然。

衣裓暂尘土,它时洗云泉。

幽姿复烱烱,不羡玉池莲。

(0)

寄俞秀老清老二居士·其一

风溪云巘雪消初,鸟变春声满屋除。

安得故人同蜡屐,石梁斜日看游鱼。

(0)

田居四时·其四

汩汩防农雾,穷冬亦谩劳。

茅檐催日午,篱落听鸡号。

腊近还移竹,宵闲更索绹。

春风归早晚,行见事东皋。

(0)

夏日山居·其四

麦浪遥翻陇底,云峰忽起空端。

拄杖支颐松下,直须细细吟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