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案首(àn shǒu)的意思:案首指的是案件的主犯或首要嫌疑人。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楚台(chǔ tái)的意思:指楚国的台榭,比喻高耸的楼台。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堆案(duī àn)的意思:指案件积压,堆积如山。
红蕖(hóng qú)的意思:红蕖是指红色的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居心(jū xīn)的意思:指人的意图、心思。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清吹(qīng chuī)的意思:指吹奏清脆悦耳的音乐,也可比喻清新明丽的音乐或言辞。
溶漾(róng yàng)的意思:形容水波荡漾、声音悠扬的样子。
疏忽(shū hu)的意思:不留心,不注意
未遂(wèi suì)的意思: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未能成功实施
纤埃(xiān āi)的意思:纤细的尘埃。形容非常细小微弱的东西。
援毫(yuán háo)的意思:用毫毛援助,形容微小的帮助或支持。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夏日景致。首句“亭下红蕖次第开”,以“红蕖”点明季节为夏,以“次第开”展现荷花盛开的动态美,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翠沦溶漾绝纤埃”一句,通过“翠沦”和“溶漾”描绘了水面的碧绿与波光粼粼,暗示环境的清幽与纯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林疏忽见远山出,竹密不妨清吹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林疏”与“竹密”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远处的山峰在稀疏的树林间若隐若现,而茂密的竹林中却能传来清风的低吟,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以生动的情趣。
“云水卜居心未遂,簿书堆案首慵回”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像隐士一般,与山水为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另一方面,现实中的事务(“簿书堆案”)又让他难以抽身,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这种对自由与责任、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晚凉益快披襟兴,便欲援毫赋楚台”两句,描绘了诗人享受晚凉时的愉悦心情,以及想要挥毫泼墨创作的冲动。这里的“楚台”可能是指古代楚地的文学创作场所,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