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夏太常竹》
《题夏太常竹》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冉冉云烟墨池,隔窗疏影参差

清卿老去风流在,得见当年第一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墨池(mò chí)的意思: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卿老(qīng lǎo)的意思:指高年级的学生或职场中的长辈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疏影(shū yǐng)的意思:疏影指的是稀疏的影子,也可以形容事物的显露程度不够明显。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鉴赏

这首明代倪岳所作的《题夏太常竹》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在墨池中的倒影,以及窗外竹影的参差错落之美。诗中运用了“冉冉”、“堕墨池”、“隔窗”、“疏影”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与光影变化。

“冉冉云烟堕墨池”,开篇即以“冉冉”形容云烟轻柔缓慢地飘落,巧妙地将云烟与墨池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不仅描绘了竹影在水面上的倒映,也暗示了竹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隔窗疏影弄参差”,进一步描述了竹影透过窗户,于室内空间中舞动的情景。这里的“疏影”既指竹叶稀疏的光影,也暗喻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弄参差”一词,诗人赋予了竹影动态感,仿佛它们在室内空间中自由舞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清卿老去风流在”,这一句借用了“清卿”(清雅之士)的形象,表达了即使竹子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其风骨和魅力依然不减。这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寓意了人应如竹一般,无论年岁如何变迁,都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优雅的姿态。

“得见当年第一枝”,最后一句则以“第一枝”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强调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这句话暗示了竹子不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纯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及其光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崇尚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咏物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送绛州郭参军

远事诸侯出,青山古晋城。

连行曲水阁,独入议中兵。

夜雨新田湿,春风曙角鸣。

人传府公政,记室有参卿。

(0)

读五侯传

汉亡金镜道将衰,便有奸臣竞佐时。

专国祗誇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

后宫得宠人争附,前殿陈诚帝不疑。

朱紫盈门自称贵,可嗟区宇尽疮痍。

(0)

秦闺怨·其二

春至感心伤,低眉入洞房。

征夫天外别,抛妾镇渔阳。

有意连新月,无情理旧妆。

长流双睑泪,独恨对芬芳。

(0)

题伍员庙

千载空祠云海头,夫差亡国已千秋。

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0)

蜀葵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

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

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

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0)

河流

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

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

大禹成门崄,为龙始得过。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