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太 学 夜 宿 明 /石 光 霁 蜡 炬 烧 残 夜 二 更 ,高 斋 萧 爽 客 怀 清 。山 林 只 在 虚 檐 外 ,错 把 风 声 作 雨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风(bǎ fēng)的意思:指在行动中负责观察、监视周围环境的人或角色。
残夜(cán yè)的意思:夜晚已经过去一半或更多,仍然没有入睡的状态。
二更(èr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第二个时辰。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怀清(huái qīng)的意思:怀念清朝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蜡炬(là j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辉短暂,即光芒一闪即逝。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萧爽(xiāo shuǎng)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状态。
虚檐(xū y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的光鲜,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物。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石光霁的《太学夜宿》描绘了夜晚在太学住宿的情景。首句“蜡炬烧残夜二更”,通过蜡烛燃烧殆尽,暗示深夜寂静,时间已至二更。次句“高斋萧爽客怀清”则写出作者身处高大的书斋,感受到环境的清冷和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山林只在虚檐外”,进一步描绘窗外景色,山林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隔着虚掩的窗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错把风声作雨声”,以听觉感受作结,诗人将风吹过屋檐的声音误以为雨声,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对自然的亲近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古代学子寓居太学时的孤独与对知识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