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藤搜雨息,凉芰妥鸥魂。
喜吾衣上碧,袅作唾花痕。
这首诗描绘了漪园中的一片静谧与幽深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园中景物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紧绿捎檐瓦",紧贴着屋檐的绿意仿佛要触及瓦片,生动地描绘了绿意的浓密与生机勃勃。"先疑暮色浑",在这样的绿意中,似乎能感受到傍晚时分的朦胧与宁静,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暗藤搜雨息",暗处的藤蔓似乎在寻找雨后的宁静,表现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与适应。"凉芰妥鸥魂",凉爽的菱角似乎安抚了鸥鸟的灵魂,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和谐共生。
"一径独无叶",一条小径上似乎只有落叶,强调了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界的更迭。"千峦都向门",千山万岭仿佛都向着园门,表达了对园中景色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两句"喜吾衣上碧,袅作唾花痕",表达了诗人对园中绿色的喜爱,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连呼吸都能留下美丽的痕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漪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风雨连朝夕。
最惊心、春光蜿晚,又过寒食。
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
但燕子、归来幽寂。
况是单栖饶惆怅,尽无聊、有梦寒犹力。
春意远,恨虚掷。
东君自是人间客。
暂时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
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余旧迹。
奈老去、流光堪惜。
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此长相忆。
回首处,暮云碧。
柳桥南畔。
驻骢马、寻春几遍。
自见了、生尘罗袜,尔许娇波流盼。
为感郎、松柏深心,西陵已约平生愿。
记别袖频招,斜门相送,小立钗横鬓乱。
恨暗写、如蚕纸,空目断、高城人远。
奈当时消息,黄姑织女,又成王谢堂前燕。
托琴心怨。
怕娇云弱雨,东风蓦地轻吹散。
伤春病也,狼藉飞花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