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要(bú yào)的意思:表示拒绝、不同意或不愿意做某事。
得趣(de qù)的意思:
(1).谓合乎礼之旨意。《文选·张衡<东京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薛综 注:“趣,意也……举动合礼之意也。”
(2).领会情趣。 宋 林逋 《赠胡明府》诗:“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无君得趣长。”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陶杜酒诗》:“ 陶渊明 诗‘酒能消百虑’, 杜子美 云‘一酌散千忧’,皆得趣之句也。”
(3).获得乐趣。有趣味。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各摊数十文於前,斤斤较量,汗流满背,自以为得趣,旁观者殊作恶也。”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好音(hào yīn)的意思: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悦耳的音乐。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趣时(qù shí)的意思:趣时指的是抓住时机,抓住机会,把握时势。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要人(yào rén)的意思:指重要的人物,具有重要地位或作用的人。
钟子(zhōng zǐ)的意思:指人才或事物的价值、重要性。
子期(zǐ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
钟子期(zhōng zǐ qī)的意思:指人们对于时间的精确掌握和合理利用。
流水高山(liú shuǐ gāo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特点或状况连续不断、层次丰富,形容景物或事物的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 鉴赏
这首诗《过桐江三绝(其三)》由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通过“流水高山得趣时,好音政不要人知。绝弦此意谁能会,未必尽因钟子期”四句,巧妙地表达了对音乐与知音之间深刻情感的思考。
首句“流水高山得趣时”,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流水潺潺,高山巍峨,暗示着自然之美的独特韵味。这里的“得趣”不仅指欣赏自然之美的乐趣,更蕴含着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与感悟。
次句“好音政不要人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好音即美妙的音乐,但这种音乐却似乎并不为世人所知,暗示了音乐艺术在传播与理解上的局限性,以及真正能领略其魅力的人可能寥寥无几。
第三句“绝弦此意谁能会”,借用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音乐与知音之间的深厚情感。绝弦意味着断绝琴弦,以此来表达对知音逝去的哀悼或对音乐艺术的极致追求。然而,这样的深意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这句诗强调了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的情感隔阂。
最后一句“未必尽因钟子期”,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反思。它指出,音乐的魅力和价值,并不仅仅因为遇到了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而得以体现,而是源于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普遍情感和人类共通的审美体验。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其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而不完全依赖于特定的欣赏者或情境。
综上所述,《过桐江三绝(其三)》通过自然景观、音乐艺术和知音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本质、审美体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层联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郭仁卿之官三衢
宪府自清要,胡为堕冗曹。
平反犹用恕,纠录肯辞劳。
才富家何瘠,官卑志愈高。
青云迟得路,胜我落蓬蒿。
奉和毛益乱后经太白坟
遥知风雨后,明月湿江蓠。
几处如寒食,荒流空莫思。
雨耕侵坏冢,春网得沈碑。
若起论兹世,先生何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