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一》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夙闻尧颖类高辛,选傅何期旧臣

忍泪残宵还炳烛子孙要作太平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炳烛(bǐng zhú)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非常明亮。

高辛(gāo xī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为个人私利所动。

何期(hé qī)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旧臣(jiù chén)的意思:指曾经侍奉过的君主或者官员,后来地位下降或者被废黜,但仍然忠诚于原主人。

平民(píng mín)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与贵族相对。

忍泪(rěn lèi)的意思:忍住眼泪,不让眼泪流出来。

夙闻(sù wén)的意思:早已听闻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一)》。诗中通过“夙闻”二字引出对古代圣君贤相的追忆与向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接着,“选傅何期及旧臣?”一句则提出了疑问,似乎是在思考如何选拔合适的辅臣以辅助君主治理国家。随后,“忍泪残宵还炳烛”描绘了诗人深夜仍在辛勤工作的情景,体现了其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精神。最后,“子孙要作太平民”表达了诗人希望后世能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环境中,体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人才选拔以及理想社会状态的深刻见解和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答王朝仪贡士

可是贞心世不磨,珊瑚枝上看馀柯。

情倾一面逢君晚,酒载双瓶过我多。

坐久客檐听夜雨,路长尘世隔秋波。

光芒未试冲星匝,十丈无前有太阿。

(0)

次韵余秀才·其一

门墙不外千桃李,涧谷谁甘一蕨薇。

足底烟霞宜我未,竹间香采是梅非。

云开万里天无意,海放孤槎我有归。

阁寄紫虚年五百,铁筇扶路此通微。

(0)

喜诸生夜读·其二

声自何来谷本虚,敢将糟粕委诸书。

不求安饱思无益,颇赖朝昏食有鱼。

巢凤依梧轻万里,篝灯承晷借三馀。

欲歌子建箜篌引,清响云梯愧不如。

(0)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其二

未亡人却与谁同,垢面如灰两鬓蓬。

老泪吞声空白日,落花已死在泥中。

此心百折终难改,世事浮云总一空。

万古纲常交妇女,不胜搔首更东风。

(0)

挽林黄门父王府官

短檐疏雨晚成昏,下马何来正扣门。

哀挽一歌寻老病,麻衣双泪洒乾坤。

恩还罔极他谁报,诗送江门爱亦存。

鼓瑟可知空故迹,显扬何梦领君恩。

(0)

和李白凤凰台

千载荒台凤不游,青天江水各东流。

九嶷有地埋虞舜,四海何人识孔丘。

岁月劳劳悲白发,古今滚滚换沧洲。

凭谁放起登临眼,分付诸公莫浪愁。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