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松看冻鹤,跃藻出飞鱼。
亦识绮言戒,其如景起予。
这首诗描绘了千尺雪景下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世界的静谧与生机。
“悬流无定态,千尺假名诸。” 开篇即以“悬流”喻指瀑布或水流,虽无固定形态,却在千尺之高处形成壮观景象,以“千尺”之名彰显其高度与气势。
“趁便来春晓,偏宜是雪馀。” 描述了春天清晨,趁着雪后的清新空气,万物复苏的景象。此处“雪馀”不仅指雪后,也暗含了雪后万物更新之意。
“隔松看冻鹤,跃藻出飞鱼。” 通过“隔松”与“跃藻”两个细节,生动地描绘了雪后松林中鹤的静美姿态和水中鱼儿跃出水面的活泼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亦识绮言戒,其如景起予。” 最后两句,诗人借“绮言戒”(华美的言辞)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再华丽的言语也无法完全描绘出眼前的壮丽景色,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雪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拥被不听雨,作算一宵晴。
峭风多事吹送,到枕一更更。
花落已知不少,一半可能留得,未问意先惊。
帘幕带烟捲,红紫绣中庭。促成阴,催结子,此时情。
了他春事,不是风雨妒残英。
风雨枉教人怨,知否无风无雨,也自要飘零。
只是一春老,无计劝愁莺。
歌扇舞衣,早悽断、倦游心目。
艳千里秋尘,多恐破愁未足。
茂陵病损,意最感、霓裳新曲。
悄梦云不度,咫尺天涯丝竹。
玉雪伊人,星辰昨夜,总付枨触。
问能几消磨,何止鬓难再绿。垂鞭侧帽,坠欢忍续。
招素娥、来话广寒幽独。
浅树留云,疏花倚石,小亭秋聚。风泉暗语。
夜深琴韵愁谱。
芭蕉叶碎桐阴减,料不碍、空阶细雨。
奈笺纹叠雪,筝床横玉,旧情无数。休赋。归来句。
待采遍芙蓉,隔江烟雾。吹箫俊侣。跨鸾今在何许。
相思泪滴珊瑚枕,尚梦到、穿针院宇。
只后夜酒醒时,满地鸣虫自苦。
瞑倚蒲团卧钵囊,半窗疏箔度微凉。
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