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杨 行 元 赴 举 唐 /刘 商 晚 渡 邗 沟 惜 别 离 ,渐 看 烽 火 马 行 迟 。千 钧 何 处 穿 杨 叶 ,二 月 长 安 折 桂 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穿杨(chuān yáng)的意思:箭射中杨树,比喻射中目标或命中要害。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邗沟(hán gōu)的意思:指非常狭窄、浅薄的水道或沟渠,也用来比喻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贫乏或浅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火马(huǒ mǎ)的意思:形容火焰熊熊燃烧的样子。
马行(mǎ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速度快。
千钧(qiā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或力量极大。
晚渡(wǎn dù)的意思:晚上渡过江河。比喻做事拖延,错过时机。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折桂(zhé guì)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泛指取得第一名或最高荣誉。
折桂枝(zhé guì zhī)的意思:指在比赛或竞争中获得第一名或胜利,取得荣誉。
- 注释
- 晚渡:夜晚渡河。
邗沟:古代运河名,今江苏扬州附近。
惜别离:惋惜离别之情。
渐:逐渐。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的烟火信号。
马行迟:马行走得慢。
千钧:极言重量大,比喻重大的责任或力量。
何处:哪里。
穿杨叶:比喻箭术高超,能射中细小目标。
二月长安:长安(古都,今西安)农历二月,春天。
折桂枝:古代科举考试中举人后,常以折桂(象征功名)自比。
- 翻译
- 夜晚渡过邗沟,心中满是离别的忧伤,
烽火连天,马儿的步伐也显得缓慢。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晚上渡过邗沟时对即将别离之人的惆怅心情。"渐看烽火马行迟"一句,通过烽火和马的缓慢行进,渲染出一种迫在眉睫但又不得不等待的情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千钧何处穿杨叶"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形容声音的微弱与遥远,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思念。而最后一句"二月长安折桂枝",通过折桂这一动作,传递出送别时的情感复杂性,桂枝在这里既有美好祝福的寓意,也映射出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情感丰富,通过几个关键的画面,勾勒出了送别时难以言说的深沉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