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莫频揽,适令惊鬓秋。
《拟古·其九》全文
- 注释
- 萱花:古代常用来象征母爱的植物,这里可能暗示对母亲或亲人的思念。
青铜:古代金属,这里可能象征岁月或时光。
岂自由:难道是自己能掌控的,暗示命运多舛。
- 翻译
- 萱花无需采摘,怎能忘记你的忧虑。
青铜器不用频繁抚摸,反而会让人惊觉岁月已秋意浓。
谢安年轻时还未出仕,像定远侯那样的功成名就是在晚年。
功名事业都显赫,时机到来难道不是由不得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田锡的作品,名为《拟古(其九)》。诗中通过萱花和青铜两种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功名与自由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萱花不须折,安足忘君忉。”这里的“萱花”通常被认为是古代文人相互赠送以示思念之物,它们不需要采摘,因为它们已经成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珍视与留恋。
“青铜莫频揽,适令惊鬓秋。”青铜常指古代的礼器或兵器,这里可能暗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过去,因为这样只会让人在秋天的萧瑟中感到更加惊惶。
“谢安壮未仕,定远晚封侯。”这里引用了东晋名将谢安晚年封侯的事迹,表达了一种“少年不早成,一生事业晚”的感慨。诗人借此表明,即便是才能出众的人物,也有其时机和命运。
“功名俱磊落,时来岂自由。”“磊落”形容功名如同山石一般堆积而成,而“时来”则指时间的自然流逝。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当功名事业都已达到巅峰之际,我们能否说这是一种自由的体现,还是仅仅是时间的赠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个人功名与自由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