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将瑕指玉,遂使谩消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痛惜(tòng xī)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或情况感到非常遗憾、痛心。
西归(xī guī)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家乡或原居地,向西方迁徙或回归。
刑名(xíng míng)的意思:指受到法律惩罚而被迫改变姓名。
逐臣(zhú chén)的意思:指逐个赶走官员,特指君主对官员进行清洗、整顿或清除异己。
泽畔吟(zé pàn yín)的意思:指在湖泊、河流等水边吟诗作画,形容人才出众、才情横溢。
- 翻译
- 在遥远的辰州之外,我想象着被贬者的内心世界。
他的被贬并非罪有应得,世人对他的遭遇感到深深的痛惜。
有人误以为他的过失如同美玉上的瑕疵,却因此诋毁了他的名誉。
离回归的日子屈指可数,不要再像屈原那样在河边独自哀吟了。
- 注释
- 辰州:地名,古代楚国的地名,这里代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逐臣:被贬逐的官员。
谪去:被贬谪离开。
刑名枉:无辜受罚,冤枉。
瑕指玉:比喻人的小过失被夸大。
谩消金:形容名誉被恶意诋毁。
西归:向西回归,指回归故乡或朝廷。
泽畔吟:指屈原在汨罗江边的哀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名为《送郑锡师贬辰州》。通过这短短的五言绝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被贬官至远方的朋友郑锡深沉的同情和不舍。
首句“辰州万里外,想得逐臣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在万里之外的朋友的思念之深。"辰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湖南西部,地处偏远,这里的"万里"更强化了空间上的隔绝和心理上的渴望。"想得逐臣心"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命运的关切,每一次思想都如影随形,紧跟着那颗被贬官的心。
接着,“谪去刑名枉,人间痛惜深。”诗人指出郑锡之所以被贬,是因为不公正的审判。"谪去"意味着被贬官,这里强调了这种贬官是由于冤狱所致,而非其本意。"刑名枉"表明了对郑锡遭遇不公正审判的痛心,"人间痛惜深"则进一步凸显出这种不公带来的普遍哀伤与同情。
第三句“误将瑕指玉,遂使谩消金。”借用了古代鉴别真伪的典故,来比喻郑锡被错误地定罪。"瑕指玉"意为将有瑕疵的玉当成普通的石头处理,而"遂使谩消金"则是说因此错失了珍贵的金子。这两句强调了对郑锡才华和品性的肯定,以及对于这种错误的深刻惋惜。
最后,“计日西归在,休为泽畔吟。”诗人鼓励被贬官的朋友,即使身处远方,也要珍惜每一天,期待着有一天能西归故里。"计日"意味着数日,等待时机;"西归在"表达了对返回之希望。而“休为泽畔吟”则是诗人劝告郑锡,即便身处偏远的泽畔,也不必徒劳无功地吟咏,可以理解为鼓励他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对朋友命运的关怀,以及对正义与才华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阻戎泸间群盗
南州林莽深,亡命聚其间。
杀人无昏晓,尸积填江湾。
饿虎衔髑髅,饥乌啄心肝。
腥裛滩草死,血流江水殷。
夜雨风萧萧,鬼哭连楚山。
三江行人绝,万里无征船。
唯有白鸟飞,空见秋月圆。
罢官自南蜀,假道来兹川。
瞻望阳台云,惆怅不敢前。
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
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愿得随琴高,骑鱼向云烟。
明主每忧人,节使恒在边。
兵革方禦寇,尔恶胡不悛。
吾窃悲尔徒,此生安得全。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祗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
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