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菊荅五首·其三》
《代菊荅五首·其三》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昔日柴桑里,独怜士家

牵衣稚子随处看幽花。

把酒秋山净,餐英露华

陶然乘醉后,策杖不将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酒(bǎ jiǔ)的意思:举杯祝酒,为了庆祝或表达祝福而举杯。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餐英(cān yīng)的意思:指吃饭时与人共进餐,以增进友谊和交流。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将车(jiāng chē)的意思:指将车马安置好,也比喻处理妥当。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牵衣(qiān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的衣服,表示关系亲密或紧密相连。

桑里(sāng lǐ)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交错、纠缠在一起。

士家(shì jiā)的意思:士家指的是士人家庭,也可以泛指有文化修养的人家。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征士(zhēng shì)的意思:指招募士兵或选拔人才。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征士在柴桑里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诗意与隐逸情怀。首句“昔日柴桑里”,点明地点,暗示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独怜征士家”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这位长期在外征战、如今归隐的士人的深情怜悯和敬意。

“牵衣从稚子,随处看幽花。”描绘了征士与幼小的孩子一同漫步于自然之中,孩子天真无邪地拉着父亲的手,四处探寻着那些隐藏在草丛中的美丽花朵。这一场景温馨而充满生机,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把酒秋山净,餐英夕露华。”进一步渲染了诗中人物的生活情趣。在秋日的山林间,征士举杯畅饮,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餐英,即食用菊花,这里借指采食野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亲近。夕阳下,露珠晶莹,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佳肴,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最后,“陶然乘醉后,策杖不将车。”表达了诗人醉后的悠然自得,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醉意朦胧中,他手持拐杖,悠然行走,似乎已经忘却了世俗的纷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态,正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征士归隐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风和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题青谷卷赠姚道士·其一

谷口青枝萦石云,杂花交绮蔼晴芬。

浔阳道士幽栖处,萝月松云长念君。

(0)

送鲍元英太学北上二首·其二

北去京华路几千,怜君独上木兰船。

逢人早寄平安信,莫使离心对月悬。

(0)

送徐古石考满

三年为宰在方城,今日双凫赴北征。

父老拥庭争献纳,吏民驰传愿留行。

壶浆百道知恩在,弦管千家是政成。

临发不须悬奏计,蜚声早已动神京。

(0)

秋怀

八宝山前精舍开,石床泉磴翠微隈。

炼丹自穴烟霞洞,把卷常登草树台。

数梦攀天珠阙近,暂歌出塞紫云回。

承明三疏心偏忆,空有皇都白雁来。

(0)

送毛比部出守端州

毛公忻奉檄,讵是为专城。

典郡怀明牧,分曹本硕卿。

冰壶预为政,风月饯将行。

千里蒙恩泽,一樽何厌倾。

(0)

出塞曲

边塞苦杀伤,将军多怯懦。

天骄迅电驰,宛马流星过。

借问食肉徒,何人贻此祸。

翩翩游侠子,仗剑出闾里。

忠贞白日悬,机关当时起。

挽弓不在强,骑马不在良。

所贵寸心白,烈烈如秋霜。

我生知有死,生死皆前定。

何用苦低徊,从人学邪佞。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