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登通天台》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樵山通天台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之美。
“何年开一窍,神斧凿玲珑。”这两句以疑问和赞叹的口吻,描绘了通天台的形成过程,仿佛是神斧开凿而成的奇景,玲珑剔透,引人遐想。这里的“窍”字形象地表现了通天台的空洞或通道之感,而“神斧”则赋予了这一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登天从此路,人在绿云中。”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通天台作为通往仙境之路的独特魅力。站在通天台上,仿佛能直抵天际,而诗人置身其中,却如同在一片翠绿的云海之中,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里的“绿云”不仅指真实的云雾缭绕,更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通天台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更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江宁相公
六朝台榭好山川,丞相遥分造化权。
两府规模遵故事,二南风什听新篇。
平反庶狱棠庐外,约束诸侯玉帐前。
莫讶依依恋行色,寿藩书命最多年。
虎丘僧舍闲望
胜地访灵踪,层楼四槛风。
远阴生旷野,午影转疏桐。
涧水霞凝紫,溪烟日衬红。
可怜秋思晚,相倚馆娃宫。
水调歌头
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
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
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知。
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