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发(bìn fà)的意思:指鬓角上的头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头发已经开始变白。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发还(fā huán)的意思:指将已经借出去的东西归还给原主,也可用于比喻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恢复原状。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铁笛(tiě d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坚硬,不易受感动。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时分,诗人独自登楼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最团圆处是中秋”点明了时间背景,中秋之夜,月圆人未圆,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好月那堪独上楼”,诗人独自一人在月光下登楼,更加凸显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接着,“尘世总经沧海变,烟波仍驻古今愁”,诗人通过对比“沧海变”与“烟波驻”,反映了世事无常,而内心的愁绪却如同烟波一般,永恒不散。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性。
“芙蓉欲绽溪边脸,鬓发还应雪满头”,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芙蓉花比作女子的脸庞,即将绽放,而诗人的鬓发则像是被岁月染白的雪花,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以及岁月无情的主题。
最后,“笑倚阑干吹铁笛,夕阳惟见水空流”,诗人以轻松的姿态倚靠栏杆,吹响铁笛,似乎在试图驱散心中的愁云。然而,夕阳西下,流水依旧,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自然、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周景瑜置酒东园看海棠分韵得上字
春光作花事,领略过溪上。
寒凄风雨馀,草树亦舒放。
红深海棠径,蜀锦开步障。
得酒一以醉,幽情为之畅。
主人良好事,举白欣相向。
坐间多豪英,笑倒语弥壮。
归涂踏微潦,满目列青嶂。
顾予何为者,追随生怅望。
访南岩一滴泉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
颠倒但土木,彷佛昔所见。
山寒少阳燄,崖冷尽冰线。
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
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
忆昨淳熙秋,诸老所闲燕。
晦庵持节归,行李自畿甸。
来访吾翁庐,翁出成饮饯。
因约徐衡仲,西风过游衍。
辛师倏然至,载酒具殽膳。
四人语笑处,识者知叹羡。
摩挲题字在,苔藓忽侵遍。
壬寅到庚申,风景过如箭。
惊心半存没,历览步徐转。
回思劝耕地,尝著郡侯宴。
今亦不能来,草木漫葱茜。
人间之废坏,物力费营缮。
不如姑付之,猿鸟自啼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