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驰声(chí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传播极远,震动人心。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洪涛(hóng tāo)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洪水。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论交(lùn jiāo)的意思:指讨论朋友之交情。也指交朋友时要经过深思熟虑,慎重选择。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托好(tuō hǎo)的意思:指通过托人之手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献赋(xiàn fù)的意思:献上赋税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邓雅的《贺邓尚之除丰城虞衡》表达了对友人邓尚之被任命为丰城虞衡这一官职的祝贺。首句“献赋曾闻上玉京”,暗示了邓尚之前曾有才华横溢,通过献赋得到朝廷的认可。接下来,“还乡人羡锦衣荣”描绘了邓尚之荣归故里,乡亲们羡慕他的显赫地位。
“论交未可轻贫贱”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不应因贫富贵贱而改变,显示出诗人对邓尚之品格的赞赏。诗人接着以“托好由来儗弟兄”表达出两人之间如同兄弟般的亲密关系。邓尚之的仕途之路如“万里云霄初发轫”,展现出其前程似锦,而“半生湖海却驰声”则赞美他在广阔天地中已赢得声誉。
最后两句“何当便把丰城剑,且跨洪涛斩怪鲸”,寓意邓尚之将凭借此任命,像拔剑斩鲸的英勇姿态,解决丰城的难题,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期待和鼓励。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对友人才华和未来成就的赞美与祝福的诗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用题元上人此君轩诗韵奉答周彦起予之作病
此道沈霾多历年,喜君占斗斸龙泉。
我学渊明贫至骨,君岂有意师无弦。
潇洒侯王非爵命,道人胸中有水镜。
霜钟堂下明月前,枝枝雪压如悬磬。
敝帚不扫舍人门,如愿不谒青洪君。
来听道人写风竹,手弄霜钟看白云。
平生窃闻公子旧,今日谁举贾生秀。
未知束帛何当来,但有一筇相倚瘦。
欲截老龙吟夜月,无人处为江山说。
中郎解赏柯亭椽,玉局归时君为传。
戏赠米元章二首
万里风帆水著天,麝煤鼠尾过年年。
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
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
短世风惊雨过,成功梦迷酒酣。
草玄不妨准易,论诗终近周南。
赠益阳成之主簿
两祖门中种阴德,名塞四海世有人。
诸儿莫断诗书种,解有无双耸搢紳。
人间卿相何足道,胸次诗书要不忘。
男儿邂逅起屠钓,何如林下日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