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方的日常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地的生活风貌。首句“一声骹叫唳长风”,以鸟鸣声起笔,形象地描绘出鸟儿在风中高声啼叫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预示着某种动态即将发生。次句“早有饥鸢到半空”,紧承上句,点明了这些鸟儿是饥饿的老鹰,它们在空中盘旋,寻找猎物,预示着一场捕食即将开始。
第三句“惊破红闺春昼梦”,转而描写人类的生活场景,将老鹰的出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里的“红闺”可能指的是女性居住的房间,春天的午后,女子们正沉浸在梦乡之中,却被老鹰的叫声惊醒,生活中的平静被打破。最后一句“齐呼儿女看鸡笼”,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对于这一突发情况的反应,他们呼喊着孩子们,一起去看鸡笼,可能是为了保护家禽,也可能是出于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和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乌鲁木齐地方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活,既有对动物行为的精准捕捉,也有对人类情感的细腻刻画,体现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黄岩夏氏晓山亭诗卷
玄晖工画山,最识山之趣。
每言笼朝云,乃是奇绝处。
君家结幽亭,两峰正当户。
窣堵冠其巅,云中双笔露。
宗老为扁名,得自昌黎句。
相当卷书坐,埙篪递吟赋。
是时神宇泰,白云未飞去。
滃然截山腰,素练初横布。
须臾朝阳升,景象几更互。
盘旋宛游龙,披离擘轻絮。
春澌苒而泮,青烟惟一缕。
霏微辨冈峦,历落分岛屿。
露晞如膏沐,苍翠尽还故。
松针与篁丛,贯穿珠无数。
应接良不暇,诗料亦既富。
只忧红尘生,分我淡思虑。
更须清夜来,四更看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