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行路难(其五十三)》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禅悟以及世俗社会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此生已信付寒灰”,诗人以“寒灰”比喻生命的消逝和无常,暗示自己对人生已经持有超然的态度,将生命视为一种自然的消亡过程,不再执着于物质的存在。这种态度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万物皆空的思想。
次句“物外惊疑何处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起源的疑惑,以及对于超脱世俗之外的神秘存在的好奇与敬畏。这里的“物外”不仅指物理世界的边界,更可能象征着精神或心灵的超越领域,诗人似乎在探索生命与存在的更深层面。
第三句“自是禅心死未尽”,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性。尽管他已对生命持有超然的态度,但“禅心”中的某些东西并未完全消散,暗示着即使在追求禅悟的过程中,也难以彻底摆脱世俗情感和欲望的影响。这反映了禅宗中“悟而未尽”的概念,即在悟道的同时,仍需不断修行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一句“尚留俗相与人猜”,则点明了诗人对自身形象和社会角色的反思。即使在内心深处追求超脱,但外在的“俗相”——即世俗社会赋予的身份、行为和形象——仍然存在,并且可能被他人解读和猜测。这既是对个人身份认同的探讨,也是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禅悟过程以及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我认知和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挽?社马介公母刘太夫人
遥空仙乐奏,鸾鹤下、迓真妃。
是绛帐儒风,青藜家世,两好门楣。
当年赁舂梁庑,记绝荤剜臂事依稀。
萱草忘忧树背,菊花献寿延厘。
看辉煌一品,朱衣丹诰荷彤墀。
喜树挺三株,兰滋九畹,晚境愉怡。
麻姑海尘三见,指华鬟天上数归期。
濡染欧阳椽笔,泷冈待表丰碑。
六丑
尽乘船骑马,甚客里、光阴虚掷。
无多薄游,真飞鸿过翼。雪爪留迹。
且住为佳耳,尚梅花千百,湖山香国。
离居纵遣伤兰泽。今日桃蹊,明朝柳陌。
春来更当追惜。奈镜台病后,遥念窗槅。酒阑人寂。
望江天空碧。鱼雁沈沈,忒无信息。布帆明日行客。
似前月浮梁,迢迢何极。蒙头睡、不掀巾帻。
浑不管、重利商人轻别,鼾声床侧。
离魂共、上下潮汐。只景纯、未取文通笔,差能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