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环斋馆,真宜听雨声。
薄醉眠难熟,多思梦辄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雨中的静谧夜景,诗人在竹树环绕的斋馆中聆听雨声,表现了对自然之声的欣赏与融入。"真宜听雨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然而,随着夜深人静,雨声逐渐变得急促,如同要阻挡行人的脚步,给人一种紧迫感。这种紧张感也反映在诗人的睡眠中,他虽然稍有醉意,但难以入睡,思绪万千,甚至梦中都受到惊扰。
最后两句"漏床正当面,移枕屡纵横"则形象地描述了夜半时分的滴答声和诗人在床上的翻来覆去,表现出内心的不安与焦躁。整首诗通过对雨声、睡眠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雨之夜复杂的情感变化。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
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
吾本闲野人,受乐忘茕疚。
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
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