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昆崙源,流出混沌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泛 黄 河 唐 /孟 郊 谁 开 昆 仑 源 ,流 出 混 沌 河 。积 雨 飞 作 风 ,惊 龙 喷 为 波 。湘 瑟 飕 飗 弦 ,越 宾 呜 咽 歌 。有 恨 不 可 洗 ,虚 此 来 经 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惊龙(jī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引起强烈的震动和惊奇。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飕飗(sōu liú)的意思:形容风声呼啸,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湘瑟(xiāng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情绪低落、忧愁、寂寞。
作风(zuò f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 注释
-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象征着天地的分界线。
混沌河:形容初开天地时的混乱状态,这里比喻源自源头的水流。
积雨:长时间累积的雨水。
飕飗:形容瑟声凄清激越。
越宾:指来自越地的客人。
有恨不可洗:指内心无法消除的遗憾或愁绪。
虚此来经过:此次来访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感到空虚。
- 翻译
- 是谁开启了昆仑的源头,使得混沌之河奔流不息。
连绵的雨水化作风,惊动了沉睡的龙,喷涌出波涛汹涌的水势。
湘江的瑟声凄凉,越地的宾客歌声悲切。
心中的遗憾无法洗净,这次的造访显得徒劳无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抒发。开篇“谁开昆崙源,流出混沌河”两句,通过神话般的笔触,讲述了黄河的起源,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秘色彩。“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进一步渲染了天地间巨大的能量转换,水与风的激烈碰撞,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波涛。
接下来的“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则是作者通过对古代音乐的描述,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应自然的艺术境界。这里的“湘瑟”和“越宾”,都是古代乐器或乐曲的名称,通过它们的演奏,传达了一种悲凉而又飘逸的意境。
最后,“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尽哀愁和无奈。这里的“有恨”,可能是指对自然无法掌控、生命无常或个人遭遇等感到的悲哀。“虚此来经过”则是在强调这种哀愁虽经历过,却依旧无法消解,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壮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韵简菊坡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
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
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
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
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
请翻橘颂作梅赋,倍觉风骚楚人得。
诗翁试为决然疑,谓余非是甘饮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