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五十五首·其二十三》
《颂古五十五首·其二十三》全文
宋 / 释绍昙   形式: 偈颂

南国江山战图生灵何处渔樵

凭君休说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生灵(shēng líng)的意思:指生物、有生命的存在。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战图(zhàn tú)的意思:指战争的形势图或战场的布局图。比喻战争的形势或事情的发展变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颂古五十五首》中的第二十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功名利禄的质疑。

"南国江山入战图",诗人以南国壮丽的山河为背景,暗示了战争的广阔舞台,画面中充满了烽火连天的紧张气氛。"生灵何处问渔樵",则转而关注战争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渔夫和樵夫这些平民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无人过问他们的生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

"凭君休说封侯事",诗人劝诫人们不要轻易谈论封侯拜相的荣耀,因为这往往是建立在无数士兵和百姓的牺牲之上。“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胜利背后的代价,即无数生命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手法,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人性的冷酷,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释绍昙
朝代:宋   字:希叟   生辰:?~一二九七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送丹霞

山压浓阴势欲颓,阿香推车振不开。

君来论诗风四起,挽出羲和照九垓。

别君八年惊电扫,霜髭已失童颜好。

逝者姑从造物流,吾人一笑初不老。

明朝飞锡过平津,浩歌归耕陇上云。

岩窦不应藏一滴,要须化作无边春。

(0)

次宋左司韵

往事无如今日新,銮舆一再冒胡尘。

阳微阴极故多雨,柳怨花愁不忍春。

已遣侈心倾虏帐,行收泪眼拜枫宸。

眼前恶景君休问,胜负相资臂屈伸。

(0)

秋兴

水影沉云冷碧天,自撑小艇摘湖莲。

忽然吟得西风句,正在斜阳落雁边。

(0)

浮世

浮世惟高枕,平生有敝裘。

江花中酒日,巴雨落帆秋。

老矣英雄事,愚哉盗贼谋。

啼猿长自在,一笑下沧洲。

(0)

题曹娥碑歌

婉娈曹氏女,生长虞江滨,乃父安歌能乐神。

?涛江心迎伍君,偶然失脚成沉沦。

其时孝娥才十四,日夜哀号动天地。

奋身跃入龙伯宫,抱父尸出洪波中。

汉安年迄元嘉始,惨淡荒坟烟蔓里。

度令深期民俗淳,蕙肴椒浆方祭诔。

诔文本是邯郸作,勒石垂光非溢美。

好辞既赏蔡中郎,妙墨重挥王内史。

内史临池小楷精,出神入圣由天成。

风格真淳乐毅论,气运逸迈黄庭经。

曹娥之碑尤注意,外足婉丽中坚贞。

疾迟偃仰各合度,正侧方圆皆有程。

金锥画沙锋芒敛,玉树照水枝柯清。

秋风群飞鸿雁叙,夜天行列星宿明。

元常铭石犹隶体,力命雅深堪与比。

鸿都分法授于神,笔势去来同一轨。

流传萧梁到李唐,纷纷鉴者迷精光。

退之平时厌姿媚,于此题识何端庄。

乃知嗜好在奇古,况兼孝烈如曹女。

碑阴隐语亦了然,可惜无言讥魏武。

魏武徒劳校色丝,以孝移忠忍不为。

独觉遗风扇乡里,顺孙孝子相追随。

四明有逸民,示我碑一幅,真若圭璋出群玉。

书家往往无真识,太息还君须韫椟。

(0)

挽曾东轩二首·其一

健笔千夫畏,长才四海空。

飞腾须掌制,危急逐乘骢。

国事笺天疏,臣心救日弓。

故人牛斗上,相见气如虹。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