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璧玉(bì yù)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或宝玉。也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的人才或物品。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风习(fēng xí)的意思:指社会风气、人们的习惯。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启蛰(qǐ zhé)的意思:启蛰是指春天来临时,动物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开始活动的意思。也用来比喻事物从休眠、停滞状态中恢复活力,重新兴盛起来。
青郊(qīng jiāo)的意思:指郊外的青翠草木,形容自然环境清幽、宜人。
淑景(shū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
缇幕(tí mù)的意思:指帝王的帷幕或幕帘,也用来形容帝王的居所。
习习(xí xí)的意思:形容风或气息轻柔、微风吹拂的样子。
移候(yí hòu)的意思:移动、迁徙的季节。
张乐(zhāng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喜悦的状态。
- 翻译
- 春日的帷幕渐渐移换,绿意盎然的郊野里冬眠的生物醒来。美好的阳光温暖而不急促,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
珍贵的璧玉在夜晚就已备好,旗帜与仪仗在晨光中矗立。音乐响起迎接尊贵的客人,天帝之灵悠然降临。
- 注释
- 缇幕:春天的帐幕,指春日景象。
移候:季节更替。
青郊:绿色的郊外,指春天的自然环境。
启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春天的象征。
璧玉:珍贵的玉石,这里比喻为祭祀用的贵重物品。
宵备:夜晚准备好。
旌旄:古代旗杆顶上的装饰物,泛指旗帜,这里指仪仗队。
曙立:黎明时分竖立起来,指仪式开始前的准备。
张乐:布置音乐,准备演奏。
帝神:指天帝或尊贵的神灵。
其入:他的到来,指神灵降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盛大的仪式——在郊外举行的祭祀活动。开篇"缇幕移候,青郊启蛰"两句,设定了一个早晨的画面,帷幕缓缓拉开,时间来到,郊野之地开始苏醒,蛰虫也随之初次鸣叫,预示着大祭即将开始。接着"淑景迟迟,和风习习"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平和的气候,天气宜人,风轻柔,恍如春日。
下片"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则转向夜晚的准备工作,璧玉、旌旗等祭祀用的器物已在夜深时分整齐待命,旆旗随着晨曦逐渐立起。"张乐以迎,帝神其入"展现了仪式达到了高潮,音乐响起,用以迎接帝神的到来,神灵仿佛已经降临。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敬畏自然、崇敬祖先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祭祀仪式的庄重与肃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