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夜声萦谷转,锦屏晴色照人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芳 华 阁 宋 /张 耒 玉 仗 无 踪 辇 路 摧 ,旧 名 犹 得 榜 高 台 。月 斜 晓 树 鸣 鹎 鵊 ,日 暖 春 芜 放 雉 媒 。清 洛 夜 声 萦 谷 转 ,锦 屏 晴 色 照 人 来 。凄 凉 满 眼 兴 亡 恨 ,谁 是 芜 城 作 赋 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鹎鵊(bēi jiá)的意思:形容人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春芜(chūn wú)的意思:指春天的草木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赋才(fù cái)的意思:赋予才能或才华。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锦屏(jǐn pí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文采斐然,文辞华美。
旧名(jiù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名字已经改变或不再使用,也可指某事物的名称已经过时或不再使用。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辇路(niǎn lù)的意思:指皇帝所赐的车辇,泛指君主的车辇。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雉媒(zhì méi)的意思:指人们交往、联络的中间人或媒介。
- 翻译
- 仪仗消失,车驾不再,昔日的辉煌只剩高台留存。
拂晓时分,月光斜照在树上,鸟儿鹎鵊鸣叫;春日阳光下,杂草丛生,野鸡出没觅食。
夜晚的清洛河水声回荡在山谷间,晴朗的天空下,锦绣屏风映照着人们的身影。
满目凄凉,感叹世事沧桑,何处能寻得像芜城赋那样的才子抒发兴亡之感?
- 注释
- 玉仗:皇家仪仗。
辇路:皇帝的车驾道路。
摧:消失,衰败。
榜:题写,悬挂。
高台:遗迹或纪念物。
晓树:清晨的树木。
鹎鵊:鸟名,类似杜鹃。
雉媒:野鸡,这里指吸引野鸡的物品。
清洛:清澈的洛河。
萦谷转:环绕山谷回荡。
锦屏:华丽的屏风。
晴色:晴天的色彩。
悽凉:凄清悲凉。
兴亡:盛衰,兴衰变迁。
恨:感慨,遗憾。
芜城:古代地名,扬州的别称,曾繁华一时后衰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繁华、现在荒凉的感慨。
"玉仗无踪辇路摧,旧名犹得榜高台。"这两句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冲刷。玉仗是古代用玉制成的手仗,这里指的是皇帝或贵族出行时用的仪仗,因无人使用而逐渐消失不见。辇路摧,形容车轮碾过的大道现在已经破败。这两样事物的消逝代表了往昔的辉煌不再。而旧名犹得榜高台,则是说尽管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但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事物或人名仍然被人们所铭记,挂在高高的榜上。
"月斜晓树鸣鹎鵊,日暖春芜放雉媒。"这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月光透过树梢,鸟儿开始叫唤;而到了白天,太阳温煦,野外的春草中传来小动物跳跃的声音。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恬静和生机勃勃之感。
"清洛夜声萦谷转,锦屏晴色照人来。"这两句则是对环境美景的描写。清洛可能指的是某个清澈的河流或湖泊,而夜晚时分,这里的声音在山谷中回旋,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宁静与和谐。而锦屏,则可能是一个装饰华丽的屏风,晴朗的天气使得这里的景色更加明媚动人。
"悽凉满眼兴亡恨,谁是芜城作赋才。"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心情。"悽凉"二字形容一种凄清、哀伤的情怀,这种情感充盈在诗人的眼中,当他沉思古今兴亡之事时。而"芜城作赋才"则是在问,谁能在这荒废的城池里写出传世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繁华与现在荒凉之间差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失题诗
昌黎文字登天府,爱筑书台伴山坞。
翰墨淋漓草树香,哦吟呼动群虫舞。
老洞开口陪笑谈,寒泉哽咽怜清楚。
谁将邑宰限奇才,天为阳山降申甫。
正气挽回天地春,斗牛直射无今古。
虽落当年奸计笼,芳名历历播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