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坟一座无?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的《忆西湖》,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句“梦里相逢西子湖”,以西湖的美丽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在梦境中与西湖重逢。然而,“谁知梦醒却模糊”,现实中的诗人却无法清晰地把握这份美好,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接下来两句,“高坟武穆连忠肃”,提及的是南宋的两位著名将领岳飞(字武穆)和忠肃王韩世忠,他们都是忠诚报国的楷模。诗人将他们的墓地相连,暗寓西湖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历史记忆的承载者。最后一句“添得新坟一座无?”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但未能留下显赫墓碑的英雄们的追思,流露出对亡者的敬仰和对时事变迁的沉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西湖之景抒发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鲜明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挂席过鄱阳.癸酉北征之作
挂席过鄱阳,匡庐压湖内。
舟行二十日,一与名山对。
弥旬风雨调,及此霁光贷。
陵峦宿浮阴,绝顶舒叆叇。
豁然峙澄流,近遥有馀态。
出自珠玑口,苍然青壁块。
倏忽暂逢迎,历历诸峰剀。
插石拂层穹,积林吞众薆。
紫氛生其上,将无白日碍。
下飞瀑布泉,潈射奔空溃。
洒落云天珠,势向扁舟碎。
举头一挹之,烟颜坐可靧。
而我览胜怀,初符宿所爱。
敢云默祝开,晴明我适逮。
虽云望中游,眼到身应在。
云间意自清,尘外胸无退。
灵秀远相披,况与明湖载。
因知造物奇,以湖作山配。
二三百里中,依依如襟佩。
横侧一舟行,千岭争向背。
日暮征帆遥,杳然波上黛。
《挂席过鄱阳.癸酉北征之作》【明·郭之奇】挂席过鄱阳,匡庐压湖内。舟行二十日,一与名山对。弥旬风雨调,及此霁光贷。陵峦宿浮阴,绝顶舒叆叇。豁然峙澄流,近遥有馀态。出自珠玑口,苍然青壁块。倏忽暂逢迎,历历诸峰剀。插石拂层穹,积林吞众薆。紫氛生其上,将无白日碍。下飞瀑布泉,潈射奔空溃。洒落云天珠,势向扁舟碎。举头一挹之,烟颜坐可靧。而我览胜怀,初符宿所爱。敢云默祝开,晴明我适逮。虽云望中游,眼到身应在。云间意自清,尘外胸无退。灵秀远相披,况与明湖载。因知造物奇,以湖作山配。二三百里中,依依如襟佩。横侧一舟行,千岭争向背。日暮征帆遥,杳然波上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767c68b7a295b8991.html
摸鱼儿.涂溪观钓
涨涂溪、半篙新雨,浪花一簇风软。
绿云遮处斜阳外,三两渔翁唱晚。孤棹短。
撑不住、银涛雪浪乌蓬转。蜻蜓款款。
爱飞绕钓纶,欲留还去,斜映水清浅。
摇双桨,路入桃源不远。武陵春风花暖。
烟波自有神仙趣,那被簪缨拘管。尘不染。
只合是、青鳞换酒盈杯盏。老夫慵懒。
拼烂醉狂歌,蓑衣不脱,卧看月轮满。
阳春
语烟消,文纱静,茵麝暗熏晴燠。
枝上好莺声,来相唤、乱拂窗绣傍蛾绿。艳游差足。
先试著、摺花裙幅。
何似永日闲门,任风光笑人幽独。
待凭遍危栏、平芜尽,青障起、高楼更矗。
斜阳匆匆不管。近黄昏、断恨仍续。伤心正著倦目。
问社燕、新来谁宿。奈忙里、又理浮生话,嬉春院烛。
侧犯.酴醾次清真韵
恼红怨绿,浅匀腻粉新妆靓。人定。
似缥缈琼楼露明镜。冰肌自掩袂,雪月深深径。
风静。婪尾宴,光浮玉杯影。盈盈压架,背立芳心莹。
还记省。春闺鸦鬓共潘令。梦绕梨云,艳魂清迥。
无语东风,夜阑金井。
法曲献仙音.天气乍秋,微凉生夕,怀周莲伯
云薄铺凉,露轻晞月,帘挂碧天秋浅。
倚鹤琴闲,照萤灯瘦,依依梦随蕉扇。
念极浦、人归后,西风片帆远。恨疏懒。
趁扁舟、又孤游兴,频冷落、湖山旧时鸥伴。
清雾湿屏纱,絮荒庭、虫韵凄婉。
万感烟鸿,寄相思、梧叶怕剪。
对空江残角,一夜蓼花红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