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朱公(范蠡)的形象与故事,展现了他为国为民的深谋远虑以及最终选择归隐的决断。诗中提到“为国谋深身自谋”,既体现了陶朱公在国家大事上的深远考量,也暗示了他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决断力。接着,“飘然归泛五湖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陶朱公在功成名就后,选择远离尘嚣、归隐江湖的生活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智慧。
“虽云文种知几晚”一句,将陶朱公与另一位历史人物文种进行了对比,文种因未能及时察觉危险而遭遇不幸,而陶朱公则在适当的时机选择了退隐,避免了同样的命运。这不仅凸显了陶朱公的智慧与远见,也表达了对他在复杂政治环境中能够保持清醒判断的赞赏。
最后,“未必忠魂为蠡羞”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陶朱公的高尚品质和明智选择。即使在历史上被某些人视为“背叛”,但诗中认为他的行为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基于对国家和人民更长远利益的考虑。这种对忠诚与智慧的深刻理解,使得陶朱公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赋予了这首诗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朱公生平的回顾与评价,不仅赞扬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也探讨了忠诚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如何做出正确抉择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英国公张辅·其二
永乐六年安南平,是年之冬变骤生。
七年远统平夷兵,八年春还秋复叛,明年仍赋征南行。
简定陈季扩,前后相继作。
一攻造舟叱览山,再攻荷花海之湾。
俘斩无算势未已,纷纷火燧爇象尾。
猬毛之矢刺天飞,象奴象鼻落如雨。
一战美良山,再战昆浦暹蛮间。
步骑蹴之传檄定,次第就擒海氛静。
海氛静,占城降,择故王后封为王。
版图不入归要荒,我无所利计大义,兴灭继绝辞堂堂。
奈何升州置卫所,人其人,土其土。
中国约束夷苦严,安南之风安于南。
南人不反那可得,宣德年间得而失。
王通盟,柳升没,依旧安南属外国。
《英国公张辅·其二》【清·严遂成】永乐六年安南平,是年之冬变骤生。七年远统平夷兵,八年春还秋复叛,明年仍赋征南行。简定陈季扩,前后相继作。一攻造舟叱览山,再攻荷花海之湾。俘斩无算势未已,纷纷火燧爇象尾。猬毛之矢刺天飞,象奴象鼻落如雨。一战美良山,再战昆浦暹蛮间。步骑蹴之传檄定,次第就擒海氛静。海氛静,占城降,择故王后封为王。版图不入归要荒,我无所利计大义,兴灭继绝辞堂堂。奈何升州置卫所,人其人,土其土。中国约束夷苦严,安南之风安于南。南人不反那可得,宣德年间得而失。王通盟,柳升没,依旧安南属外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867c6c5d65e17848.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