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寇 荆 山 宋 /陈 师 道 旷 士 三 年 别 ,荆 山 一 顾 中 。百 千 人 欲 死 ,四 六 老 能 工 。脱 帽 头 应 白 ,求 田 意 欲 东 。口 须 论 世 事 ,目 已 失 飞 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旷士(kuàng shì)的意思:指不务正业,荒废时间,不愿意做实际工作的人。
六老(liù lǎo)的意思:指人的年纪大,年老体弱。
论世(lùn shì)的意思: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求田(qiú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劳动者为了自己的生计而耕种田地,含有辛勤劳动和勤奋致富的意思。
人欲(rén yù)的意思:指人们的欲望非常强烈,不受控制,蔓延四方。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四六(sì liù)的意思:形容事情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没有其他选择。
脱帽(tuō mào)的意思:脱下帽子,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或敬意。
意欲(yì yù)的意思:指有意向、有决心去做某件事情。
一顾(yī gù)的意思:一眼的瞥视。
- 翻译
- 一位远离尘世的隐士已经分别了三年,这次回望荆山触动了内心。
众多的人因他的归来而激动得仿佛要死去,年迈的他依然才思敏捷。
摘下帽子,他的头发应该已经斑白,他渴望在东方的土地上购置田产。
他口中谈论着世间之事,眼中却再也找不到飞翔的鸿雁。
- 注释
- 旷士:远离尘世的隐士。
荆山:指代某座山,可能有特殊意义。
顾:回头看。
百千人:形容人数众多。
四六老:指年老的文人。
能工:擅长诗文。
脱帽:摘下帽子的动作。
白:形容头发斑白。
求田:购置田地。
论世事:谈论世间的事情。
失飞鸿:失去寻找远方的目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寄寇荆山》,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寇荆山阔别已久的情感。首句“旷士三年别”,直接点出两人分离已有三年之久,显示出友情的深厚和分别的长久。次句“荆山一顾中”则通过荆山这一具体地点,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荆山的回望中仍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百千人欲死,四六老能工”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了友人才华横溢,即使在困厄之中也能展现出卓越的能力,表达了诗人对寇荆山才情的赞赏。接下来,“脱帽头应白,求田意欲东”描绘了友人可能的生活状态,想象他因年华老去而脱帽,但仍怀有归隐田园的心愿,流露出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切。
最后两句“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诗人希望友人能继续关注世事,但又感叹他的视线已经失去了追逐飞鸿的自由,暗含对友人无法随心所欲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其才华的敬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谒南岳庙
衡岳山本高,岂待奇幻徵。
天柱俨颅脊,祝融储真精。
七十二关节,节节含英灵。
神潜本无朕,化行互充盈。
有时作云雨,有时鼓风霆。
恍然明睿启,倏忽晦濛萦。
一日三时变,化机曷其停。
扩之育万物,肇资生以成。
三广联地轴,五岭交青冥。
元气时磅礴,太和自薰蒸。
肃拜轻千里,瓣香曷为情。
吾生素已祷,谅兹格明馨。
石鼓书院有怀何吉阳刘仁山二公
蒸湘江口合,古院辟江埏。
悬厓挺古木,栋宇撑云烟。
朱张昔嘉会,七日浑何言。
昌黎一过耳,勒石仍诗篇。
明明湛夫子,耋颐再腾骞。
予齿日以暮,愿言执前鞭。
嘤鸣和伐木,出谷拟乔迁。
吉仁二山长,两凤苞文鲜。
鸣阳与戢羽,无计远招延。
道左见棣杜,我心良忧煎。
且去探天柱,凌风蹑其巅。
漫与天者游,默默归玄玄。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
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
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
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
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
镜底无尘,尊前有客,今古茫茫谁证。沧桑变景。
算佳日春秋,只传名胜。漫想髯仙,洞箫云外冷。
水龙吟
看人如此溪山,等闲消与填词老。
流尘换镜,天风吹籁,危阑自好。
南渡斜阳,东篱旧月,古今怀抱。
算承平去尽,笙歌梦里,浑昨日、非年少。
金粉旗亭谢了。剩伤心、紫霞凄调。
新绡故素,啼红泫碧,不成春笑。
湖水湖烟,余情分付,又随风渺。
望千秋、洒泪同时,怅断掩霜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