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七》
《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七》全文
宋 / 释士圭   形式: 偈颂

茱萸这里一滴赵州无言便走出。

春去秋来百年拄杖至今犹倚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赵州(zhào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待事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这里(zhè lǐ)的意思:表示指向当前所在的地点或事物。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春去秋来(chūn qù qiū lái)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转,表示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直指心性的境界。"茱萸这里无一滴",以茱萸象征世间的繁华与琐碎,暗示诗人已超越了这些世俗的牵绊。"赵州无言便走出",引用了禅宗故事中赵州从谂禅师的典故,赵州禅师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行为,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觉醒与自由。

"春去秋来三百年",时间的流逝被用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修行的漫长过程,强调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拄杖至今犹倚壁",则以拄杖为喻,表现了诗人虽历经岁月,但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修行态度,如同倚壁之杖,稳固而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乃至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朝禅宗文化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释士圭
朝代:宋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登封台

轩辕远矣不可知,七十二代皆一律。

金泥玉检敬用陈,锦綍石函封以密。

我来岱顶探遐踪,凝眸聊寄凌云笔。

亦非谦牧图终吉,两言定论由中出。

便使尧舜至今存,迄无可告成功日。

(0)

秋日恭奉皇太后巡行塞外晓发圆明园即景成什·其一

拂曙行旌发,金天凑好晴。

有风皆递爽,无露不晞明。

野水溪边退,塞山马上迎。

大安欣奉处,触目庆西成。

(0)

对雨·其三

数日未逾十日度,祈年恰似去年心。

黍高稻下均含泽,茂对清和意倍钦。

(0)

秋日瀛台集臣工宴赏既仿柏梁体联句复召大臣及内廷翰林等三十八人用唐臣李峤侍宴甘露殿诗为韵依前岁翰苑故事朕成首什及末章群臣以次分赋·其一

兰舟玉蝀风,珂马金鳌月。

令日秩威仪,文筵盍簪笏。

皇祖垂芳型,元臣会华发。

旨酒於以柔,晚香犹未歇。

拈诗得李峤,成序怀王勃。

申咨山甫俦,其何补衮阙。

(0)

临力命帖偶题

颜筋柳骨休云云,世将家鸡薄右军。

而我更多会心处,事不师古匪攸闻。

(0)

初夏瀛台·其三

凝黛天容谁为洗,湔尘花气却如蒸。

弄田尺泽沾丰泽,念到王畿喜倍增。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