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瀑乍疑龙起斗,窥岩常蹑虎遗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初定(chū dìng)的意思:初次确定,初步决定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故吾(gù wú)的意思:故吾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我之前的人”或“我之所以”。
花宫(huā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风度美丽、宜人。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庐阜(lú fù)的意思:指住宅或居所。也用来形容居住的地方。
满虚(mǎn xū)的意思:形容内心充实而外表虚弱。
疏慵(shū yōng)的意思:指心情懒散,行动慢吞吞的状态。
望风(wàng fēng)的意思:指在风向上察看敌情,发现敌人的行踪。也比喻在某种情况下负有监视、提醒或保护的责任。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庐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三年庐阜历千峰”,点明了诗人三年间遍访庐山千峰的经历,展现了其对自然的深切探索和热爱。接下来,“莲社花宫处处逢”一句,将庐山的美景比作佛门中的莲花与宫殿,暗示了庐山不仅自然景观迷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与宗教意义。
“听瀑乍疑龙起斗,窥岩常蹑虎遗踪”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瀑布如龙腾跃、岩石上仿佛可见猛虎足迹的情景,展现了庐山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神秘的野性之美。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庐山的雄伟与壮丽。
“灯来绝壑僧初定,云满虚堂晓未钟”则转向了庐山的静谧与禅意。深夜里,山中寺庙的灯火照亮了幽深的山谷,僧人正在静心修行;清晨时分,云雾弥漫于空旷的殿堂,似乎连晨钟都还未响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庐山夜晚与清晨的不同景象,也暗示了佛教修行的寂静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庐山禅宗文化的深刻感悟。
最后,“怅望风林秋又改,故吾空在却疏慵”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天的风吹过树林,带来了季节的更替,而诗人却感到自己虽身在庐山,但内心却因忙碌或疏懒而未能真正融入这美好的自然之中。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状态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壮丽风光与禅宗文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雁过妆楼.琴砚是宾石所赠
晕墨凝香。诗魂化、犹依片玉琳琅。
半规蕉叶,凉信暗剪秋霜。
泪眼研愁书懒寄,更无梦约紫泉庄。黯情伤。
广平似石,特地回肠。
红丝当时共炙,借锦笺镂笔,写怨宫商。
断纹何许,年少惯倚疏狂。
而今赏音漫索,但目送西风归雁行。
相思处,在翠蟾铅水,盈盈一方。
月华清.赋得团扇复团扇
小影兜香,圆规倚月,未秋已自惆怅。
憔悴回看,几日乍萦蛛网。
记同心、有约相携,问半面、为谁羞障。乌巷。
负僧弥玉润,绣奁偎傍。戏蝶游踪暗想。
枉镜彩重重,细描宫样。宛转声中,禁得倩魂摇飏。
掩花容、新恨仍迷,听絮语、旧情难忘。低唱。
付秦淮渡口,那时双浆。
珍珠帘.为牧仲题枫香词
乌丝闲写柔情句。吟红豆、才子梁园新赋。
高调和人稀,似引商荆楚。
忆佩双鞬随豹尾,谙出塞、凄风冷雨。辛苦。
早中年易感,鬓丝添素。
又向粉署为郎,听薰香侍史,鹅笙曲度。
动魄复惊心,耿一天星露。
江上青枫闻铁拨,抵多少、海飞山怒。休诉。
倩岑牟狂客,挝残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