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储所作的《又元夜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期间天气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明月的喜爱之情。
首句“直从元日到今朝”,点明时间跨度,从元宵节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展现出时间的漫长与连续性。接着,“长恐阴晴未易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莫测的担忧和不安,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喜得经旬对明月”一句,转折笔锋,转而表达诗人对明月的喜爱与欣赏。在连续十天的时间里,诗人得以欣赏到明亮的月亮,心情愉悦,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赞美。
最后一句“可无歌颂报清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歌颂来回报清朗的月色和美好的时光,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元宵节期间天气与明月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美好时刻的珍惜与感恩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广文苍水招游长乐留别山中诸子
吾侪生而有志在四方,胡越秦楚同一堂。
盛年负剑去乡国,纵横八荒周五岳。
君不见席不暇煖突不黔,千秋万古称圣贤。
我生恨不逢二子,负书担囊随骥尾。
骐驎局蹐同驽骀,老死枥下真可哀。
故人知我爱游走,远札招邀来谷口。
谷口秋高瓜满园,思量穷老终闭门。
今朝名山兴无那,东行路打罗浮过。
罗浮仙人为葛洪,相逢别去何匆匆。
临岐赠我双白鹤,千里高飞到长乐。
到时九月秋正寒,主人苜蓿供盘餐。
饱食登高纵归目,回首故山见茅屋。
茅屋中间有阿谁,因风寄语遥相思。
嗟哉人生岂得长麋聚,白日西驰水东去。
去矣乎,去矣乎,天生我辈无贤愚,圣贤不学皆凡夫。
凡夫圣贤何所学,觉即不迷迷不觉。
一朝臭腐化神奇,典坟丘索成糟粕。
我今垂出门,安知行路难。
百里半九十,前路何漫漫。
但须另刮一双目,别来三日还相看。
《李广文苍水招游长乐留别山中诸子》【明·成鹫】吾侪生而有志在四方,胡越秦楚同一堂。盛年负剑去乡国,纵横八荒周五岳。君不见席不暇煖突不黔,千秋万古称圣贤。我生恨不逢二子,负书担囊随骥尾。骐驎局蹐同驽骀,老死枥下真可哀。故人知我爱游走,远札招邀来谷口。谷口秋高瓜满园,思量穷老终闭门。今朝名山兴无那,东行路打罗浮过。罗浮仙人为葛洪,相逢别去何匆匆。临岐赠我双白鹤,千里高飞到长乐。到时九月秋正寒,主人苜蓿供盘餐。饱食登高纵归目,回首故山见茅屋。茅屋中间有阿谁,因风寄语遥相思。嗟哉人生岂得长麋聚,白日西驰水东去。去矣乎,去矣乎,天生我辈无贤愚,圣贤不学皆凡夫。凡夫圣贤何所学,觉即不迷迷不觉。一朝臭腐化神奇,典坟丘索成糟粕。我今垂出门,安知行路难。百里半九十,前路何漫漫。但须另刮一双目,别来三日还相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767c680bbb8e98629.html
青松篇
我年已六十,黄花开未残。
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
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
桃李竞芳晨,敛容若盘桓。
而非黜繁华,意在三春前。
而非乐枯槁,庭葩无久鲜。
拳曲荫崇台,廓落宇宙宽。
挥杯就清影,颇觉形骸安。
远近呼良朋,坐久生夕烟。
此乐不可说,说乐岂其天。
岁月忽自知,俯仰良欣然。
我乐与他乐,不离松树边。
各各起奇情,安得不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