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夜山林图景。诗人以“竹径通松坞”开篇,巧妙地运用了“通”字,不仅展现了路径的连贯,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联系。接着,“幽人自往还”一句,点出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隐居的智者或诗人,他独自在山林间穿行,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焚香寂无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焚香不仅为环境增添了香气,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沉思。在这样的氛围下,“落叶满空山”则以视觉形象强化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感,落叶铺满了整个山间,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生命循环与时间流逝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罢官後初还襄城弊居述怀十韵回寄洛中旧寮
路尽见家山,欣然望吾庐。
陋巷叩紫扉,迎候遥惊呼。
儿童戏竹马,田里邀篮舆。
春桑郁已绿,岁事催农夫。
朝日飞雉雏,东皋新雨余。
植杖望远林,行歌登故墟。
夙志在一壑,兹焉将荷锄。
言谢洛杜友,因招洛中愚。
马卿已倦客,严安犹献书。
行矣方于役,岂能遂归欤。
春使道中作三首
执手意迟迟,出门还草草。
无嫌去时速,但愿归时早。
北风吹雪犯征裘,夹路花开回马头。
若无二月还家乐,争奈千山远客愁。
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
豪横当年气吐虹,萧条晚节鬓如蓬。
欲知颍水新居士,即是滁山旧醉翁。
所乐藩篱追尺鷃,敢言寥廓逐冥鸿。
期公归辅岩廊上,顾我无忘畎亩中。
飞盖桥翫月
天形积轻清,水德本虚静。
云收风波止,始见天水性。
澄光与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於其两间,皎皎挂寒镜。
余晖所照耀,万物皆鲜莹。
矧夫人之灵,岂不醒视听。
而我於此时,翛然发孤咏。
纷昏忻洗涤,俯仰恣涵泳。
人心旷而闲,月色高愈◇。
惟恐清夜阑,时时瞻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