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慈寿塔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陈彝的《金山慈寿塔联》,其深邃的哲理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宇宙的独到见解。
“但令此心无所住”,这句话蕴含着佛教中“无住生心”的思想,强调心灵不应被外在事物所束缚,而应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这里的“此心”指的是内心世界,通过“无所住”,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虽有绝顶谁能穷”,则表达了对自然之巅的探索与追求。这里的“绝顶”象征着极限或最高点,无论是山峰之巅还是人生的高峰,都意味着挑战与探索。然而,“谁能穷”则暗示了即使达到了看似无法超越的高度,也总有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比喻,鼓励人们不断探索、追求更高的境界,永不停歇。
整首诗通过这两句话,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又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广阔与无限可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