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栏江石,几叶趁潮船。
为仙为佛总非,名异不堪传。
安稳(ān wěn)的意思:安定稳固,没有波动或动荡。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佛印(fó yìn)的意思:指佛陀或佛教的印记,比喻事物的真实本质或重要特征。
好评(hǎo píng)的意思:指对某事物或某人的评价非常好,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的意见。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尽皆(jìn jiē)的意思:全部、全都
景重(jǐng zhòng)的意思:景物重要、重视景物。
空说(kōng shuō)的意思:指说话没有实际行动或没有实际效果。
年载(nián zǎi)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表示岁月的累积和积累。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谈玄(tán xuán)的意思:指谈论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菟裘(tù qiú)的意思:指用菟丝制成的衣裳,比喻虽然粗陋简单,但也能充饥御寒。
夜台(yè tái)的意思:夜晚的台阶,比喻权力高层的行为或决策。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此诗《水调歌头·京口》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全诗借景抒情,寓言哲理,描绘了一幅充满深意的画面。
“一点栏江石,几叶趁潮船。” 开篇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江面景象,栏江石与趁潮船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也预示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当年载酒曾到,却又景重看。” 这两句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眼前景色的重新审视,蕴含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呼起寺中佛印,唤起墓中郭璞,今夜好评诠。” 诗人借助佛教和道家的典故,将历史人物与自己联系起来,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人生的意义,体现了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
“注水宁因葬,烧肉是何禅。” 这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申出对生死、因果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笑人痴,空说法,浪谈玄。” 诗人对世人的行为进行了反思,认为许多言论和行为都是徒劳无益的,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为仙为佛总非,名异不堪传。” 这两句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否定态度,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应被表面的名号所束缚。
“多少菟裘安稳,多少闭门枯诵,寂寂夜台寒。” 这几句描绘了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知识的积累,以及对死亡的冷静面对。
“试问滔滔者。天下尽皆然。” 最后两句以提问的方式,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都在追求各自的生活方式,但最终都逃不过生命的规律。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生活琐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智慧、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