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削出青嵯峨,峡水匀成绿不波。
《竹枝歌·其九》全文
- 翻译
- 峡谷中的山峰峻峭如削,呈现出深邃的青翠色
溪水均匀地流淌,水面平静,泛不起一丝波纹
- 注释
- 削出:形容山峰陡峭,如同被刀削过一般。
青嵯峨:青翠且高峻的样子。
匀成:均匀地形成。
绿不波:形容水色碧绿,水面平静无波。
顿平:突然变得平坦。
山林未能得:指美景无法完全欣赏,因为有山林遮挡。
奈此:忍受这种。
猿声:指山谷中猿猴的叫声。
朝夕何:早晚都听到,表达对猿声的困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幽谷的景象,通过对峡山和峡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宁静。"峡山削出青嵯峨"一句中,“削出”形容山峰的陡峭,如同刀削一般,"青嵯峨"则表现了山的颜色和形态,既有深远的意境,也传达了一种力量感。紧接着的"峡水匀成绿不波",“匀成”表明水流平缓而均匀,“绿不波”则描绘出水面的清澈与静谧,没有任何涟漪。
然而,从"顿平山林未能得"开始,诗人转向了内心的感慨。"顿"字在这里表示突然之间,"平"则是平坦、容易到达的意思,但“山林未能得”表明诗人对那宁静深远的自然景观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却又无法达到。这或许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束缚的矛盾。
最后,“奈此猿声朝夕何”则是诗人的无奈之情。"奈"字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此猿声"指的是山中猿啼的声音,而“朝夕何”则表现了这种声音在清晨与黄昏中不断回响,给人以无尽的孤独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束缚的复杂情感,以及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扫壁歌
扫壁歌,造物小儿如我何。
小身觅身不见身,大身天地民物同包罗。
不见身,从他陵轹如他人,同包罗,一体痛痒知搔爬。
一体痛痒知搔爬,挤井下石何心邪。
已闻闻言反笑语,自乡自毁自可嗟。
夫子同人道不行,乘桴浩叹空遗声。
乱曰:扫壁歌穷,亦已矣兮。咄咄伯有,自为厉兮。
昨宵天地,亦噫气兮。长叹一声,天地闭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