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懒癖多同我,在世穷儒尽似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得(bó dé)的意思:获得,赢得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苍狗(cāng gǒu)的意思:形容人衰老、憔悴的样子。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将近(jiāng jìn)的意思:接近,差不多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零星(líng xīng)的意思:零星指的是数量很少或分散的情况,形容事物的零散或分散。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谋食(móu shí)的意思:指为了获得食物而进行策划和谋求。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时变(shí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名为《次韵答叶介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不足却仍遭受他人误解的感慨,以及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懒惰和贫穷现象的共鸣。
首联“惭愧无才亦受憎,柴门深闭是何能”,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无才却也受到他人的责备,选择深闭柴门,试图在孤独中寻找自我价值。这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对自己的才华有所怀疑,又不愿被外界的偏见所影响。
颔联“知君懒癖多同我,在世穷儒尽似僧”,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共通之处——懒惰和贫穷。在这里,诗人不仅是在描述个人的处境,更是在探讨社会现象,即懒惰和贫穷并非个别人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甚至成为了一种常态。
颈联“落日苦吟将近怪,零星谋食尚来朋”,描绘了诗人深夜苦吟的情景,以及为了生活不得不与朋友相聚的无奈。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追求艺术创作的同时,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这种矛盾的生活状态使得他在艺术与现实之间徘徊。
尾联“浮云苍狗时时变,博得虚名讵有凭”,诗人以自然界的变幻莫测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虚幻。他认为,尽管人们努力追求名声,但最终这些名声是否真实可靠,是否有实际的价值,都值得怀疑。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虚名的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社会以及人生本质的探索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