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不饮》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社 日 不 饮 宋 /宋 恭 甫 漪 漪 细 浪 生 蒲 叶 ,剪 剪 轻 风 破 柳 芽 。不 饮 恐 孤 今 日 社 ,强 随 儿 女 插 桃 花 。
- 注释
- 漪漪:形容水波微动的样子。
蒲叶: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扁平,常用于编席或做药材。
剪剪:形容风力轻柔。
柳芽:柳树的嫩芽。
孤:独自一人。
今日社:指节日或聚会,古人有春社习俗,祭祀土地神。
强:勉强。
儿女:这里泛指年轻人,包括男男女女。
- 翻译
- 水波轻轻荡漾在蒲叶间,微微清风吹开了柳树的新芽。
如果不喝酒怕辜负了今天的聚会,勉强跟着孩子们一起插上桃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情趣。开篇两句“漪漪细浪生蒲叶,剪剪轻风破柳芽”以精致的笔触捕捉到了水边蒲草和微风中的柳树嫩芽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漪漪细浪"形容的是河水在岸边轻轻拍打的声音,而"剪剪轻风"则是柳枝随风摇曳时发出的声音,这些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春天的声音。
接下来的“不饮恐孤今日社,强随儿女插桃花”两句,则转向了农民在社日(古代农村的集会日)的活动。"不饮恐孤"表达了一种社日应共同欢聚的氛围,而"强随儿女插桃花"则展现了一幅家庭成员一同参与节庆活动,共同享受春光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农家团结和谐的美德,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性表达,不仅展示了自然界初春的生机,更透露出了社会生活中的温情与快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二次楚畹韵赠元宝
李下无蹊,问当代、谁为逋峭。
最爱是,文章高处,尽君嘻笑。
世事漫须真实相,家传自擅清平调。
便扣门、报有俗人来,唯长啸。林下酌,溪边钓。
约羊求,偕德耀。把顽仙骇叟,任他猜料。
公瑾当筵曾顾误,小红倚笛偏能妙。
看浮云、富贵只寻常,头宁掉。
摸鱼儿·其三咏窝丝糖和其年韵
问谁家、吹箫深处,锦丝袅就连理。
十分崖蜜三分脆,更胜枣儿堪嗜。长安市。
喜今夕同探、官茧灯檠底。君须尝此。
是元日膏饧,都城风俗,卖取胶牙齿。
还停箸,忽忆西京杂记。娙娥别样新制。
白头宫监传遗样,曾识开元妃子。形虽似。
空夜雨昭阳、不见红尘荔。关卿何事。
但肠断东风,灞桥杨柳,愁看游丝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