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衣线杳,寒入穗帷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大罗(dà luó)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众多而壮观。
蓼莪(liǎo é)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轻率、不稳定。
流黄(liú huáng)的意思:形容大量的黄沙流动,比喻人世间的繁华景象短暂而虚幻。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中阃(zhōng kǔn)的意思:指处于关键时刻或重要关头。
辎軿(zī pēng)的意思:指车马所装载的物品。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先宜人不幸弃背泣血苫次志哀四章》中的第三章。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情感深沉,感人至深。
首句“刀尺遗中阃,辎軿向大罗”以“刀尺”和“辎軿”为喻,生动地展现了亲人离世后留下的物品和场景,暗示着生命的终结与离去。接着,“梦回衣线杳,寒入穗帷多”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深,以及寒冷的环境象征着内心的凄凉与悲伤。
“夜月沈兰茝,秋风瘁蓼莪”描绘了夜晚月光下,兰花和茝草沉寂的景象,以及秋风吹过,蓼草和莪草凋零的画面,这些自然界的变迁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哀伤的情绪。最后,“流黄叠空篚,触目动悲歌”则以“流黄”(古代丧服的颜色)和“空篚”(空置的祭器)为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刻地描绘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哀悼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桑落可酿酒,草枯可呼鹰。
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
即今境界别,千钱买短篷。
镜湖三百里,往来寒日中。
小甑炊雕胡,玉食无此美。
卧闻水鸟声,世念去如洗。
知此恨太晚,享此恐不足。
南山忽已昏,更就渔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