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路凤冈民部第中牡丹冬开寄题四首·其二》
《路凤冈民部第中牡丹冬开寄题四首·其二》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沈香亭北醉多时,霜后依然绝代姿。

道是经秋浑不解先春早发向阳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绝代(jué dài)的意思:指超越一切,无与伦比的卓越和绝世无双的才能、美貌或品德。

沈香(shěn xiāng)的意思:指人或物沉默寡言,不爱言谈。也可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

先春(xiān chūn)的意思:指在春季之前,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香亭(xiāng tíng)的意思:香亭是指香气四溢的亭子,比喻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向阳(xiàng yáng)的意思:指向着阳光的一面,比喻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精神状态。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沈香亭(shěn xiāng tíng)的意思:指人的修养和品德高尚,像沉香木一样香气扑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冬季,路凤冈府邸中的牡丹花依然绽放的壮观景象。诗人以“沈香亭北醉多时”开篇,仿佛在描述牡丹花在沈香亭边盛开,让人沉醉其中。接着,“霜后依然绝代姿”一句,强调即使经历了霜冻,牡丹花依然保持着它绝世的美丽姿态。

“道是经秋浑不解”,这里可能是在说,人们以为秋天已经过去,花朵不再开放,但牡丹却在初春时节,早早地在向阳的枝头绽放。“先春早发向阳枝”则具体描绘了这种现象,表现了牡丹花不畏严寒,勇敢迎接春天的到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枝条上率先开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花在逆境中展现的生命力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命力的赞美与敬佩。通过对比四季更迭,突出了牡丹花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题曾无疑云巢

兰芷溪头子曾子,日饭兰花饮溪水。

犹嫌尘土涴荷衣,移家龙山西复西。

清晨芒屦上山觜,瞥见寸云石边起。

急追捉得絮一毬,襟包袖裹不放休。

须臾奔腾触怀出,散满晴空那可收。

云师却与曾子戏,展为大幕褰为帔。

独携曾子登云巢,其上无天下无地。

忽闻阿香笑一呼,曾子惊顾巢亦无。

归来作巢学云样,夜夜云来宿巢上。

(0)

赋金盘露椒花雨

金盘夜贮云表露,椒花晓滴山间雨。

一涓不用鸭绿波,双清酿出鹅黄乳。

老妻知我憎官壶,还家小槽压真珠。

江西担取来西湖,遣我醉倒不要扶。

更携数尊往淮上,要誇亲旧尝家酿。

祗堪独酌不堪分,老夫犹要入脩门。

(0)

谢谭德称国正惠诗

今年日瘦天不喜,玉皇颜惨方诸泪。

草木无光红紫迟,春半何曾有春意。

谁将好手挽春回,割取锦江春色来。

七星桥边杨柳动,百花潭上桃李开。

乃是国子先生赠诗卷,笔下东风随手转。

君不见李家谪仙吟掉头,解道峨眉山月半轮秋。

又不见苏家老仙冰啄句,更说只恐夜深花睡去。

先生办著锦绣肠,朅来西湖山水乡。

乞君湖山入诗囊,法嗣两仙一瓣香。

(0)

谢曹宗臣惠双溪集

君不见东阳沈隐侯,君不见宣城谢玄晖。

两处双溪清彻底,二子诗句清于溪。

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

家在东阳宝婺边,官在宣城莲幕里。

溪光滴作两眼明,溪秀吐作五字清。

开卷看来掩卷坐,词波跳作双溪声。

无人写作双溪操,收拾新篇句中妙。

莫将沈谢鸿雁行,便与猗那荐清庙。

(0)

烛下瓶中江蜡二梅

江梅蜡梅同日折,白昼看来两清绝。

如何对立烛光中,只见江梅白于雪。

(0)

淮河舟中晓起看雪二首·其一

三日颠风刮地来,不成一雪肯空回。

何曾半点漏春信,只怪千花连夜开。

顷刻装严银世界,中间遍满玉楼台。

琼船撑入玻瓈国,琪树瑶林不用栽。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