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回流(huí liú)的意思:指水流向上游,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经历一个循环后重新回到原点或原有状态。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六时(liù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六个时刻,即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迁客(qiān kè)的意思:指迁徙的人或群体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争得(zhēng de)的意思:通过争取而获得某种东西或地位。
- 注释
- 一从:自从。
泽畔:湖泽边,这里指被贬之地。
两度:两次。
江头:江边。
暮春:春天的末尾,即晚春。
白发:老年人的白头发。
更添:更加增添。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读书人的黑色官服。
百川:众多的河流。
回流水:回流的水,比喻青春无法回头。
一老:一个老人。
终无却少人:终究不能再次变得年轻。
四十六时:四十六年。
三月尽:三月结束。
送春:送别春天。
争得:怎能。
不殷勤:不热心,不尽心尽力。
- 翻译
- 自从被贬居于湖泽边,两次在江边送走春日的黄昏。
白发又增添了今日的鬓角,黑衣依旧未改去年的容颜。
众多河流没有回流的水,老年人也难以再变得年轻。
四十六年过去了,三月即将消逝,送春怎能不殷勤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春天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表达了诗人两次经历春天的结束,一次是在水边,一次是在江头,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变迁和对春天的依恋。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诗人通过白发增多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脚步,而“青衫不改去年身”则表现出虽然外在的衣物未变,但内心的岁月已悄然改变。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这两句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和生命过程的单向性。河流之水从不返还,人生亦如是,从年轻到老年,不可避免。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则是在强调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不舍,每一个时刻都在努力地去感受春天的存在,即使时间已至结束。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和情感表达,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对生命中不可逆转的过程持有一种无奈与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丁酉夏,穫麦村中,感情即事,得词八首,不避俚俗,漫抒真率云尔·其一
落日篱边,与野老、临风参语。
伤今岁、经春入夏,旱乾如许。
蒿目人方忧稼穑,闵时谁为宽箠楚。
正城中、新旧并开徵,如蜂午。汝了否,官家赋。
趁麦熟,输租去。早门前吏到,哮声若虎。
乾没只嫌常例薄,贪饕更怒盘餐素。
叹从来、若个县官知,田家苦。
水龙吟.平生嗜睡成癖,读天籁集睡词,深有契于予怀者。戏用原韵以志赏心
举头十丈尘飞,人閒何许埋愁地。
颓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梦寐。
我已相忘,蕉阴覆鹿,槐根封蚁。
叹无情世故,仓皇逐热,问谁识,于中味。
漫说朝来拄笏,最宜人、西山晴翠。
何如一枕,忘机息影,黑甜乡里。
万事悠悠,百年鼎鼎,付之酣睡。
待黄鹂三请,窥园乘兴,倩花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