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歌行》
《踏歌行》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香尘和露踏成泥,花下风寒鬓脚低。

夜静高楼人听起头一句唱教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脚(bìn jiǎo)的意思:形容头发的两侧夹杂有白发。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起头(qǐ tóu)的意思:开始,着手进行某项活动或事情。

人听(rén tīng)的意思:指人们都在倾听,形容某种事物或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香尘(xiāng chén)的意思:形容香气四溢,香烟弥漫。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香尘和露踏成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子轻盈的脚步在沾满露水的香尘小径上留下痕迹,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女子的娇柔。"花下风寒鬓脚低",进一步渲染了秋风微凉,女子在花丛中行走,秀发轻轻低垂,显得楚楚动人。

"夜静高楼有人听",转而进入夜晚,寂静的高楼之上,似乎有人在倾听,这可能是一种期待或暗自欣赏。最后,"起头一句唱教齐",透露出可能是女子在低声吟唱,那首歌或许旋律优美,以至于连高楼上的人都能听见,并且能跟随着唱出第一句,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踏歌行》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情,让人感受到秋日里的诗意与生活情趣。高启作为明代诗人,其作品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传达,这首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秋日读书不疏园赠主人汪实尺

绕歙皆山我看遍,见山太多山亦厌。

田棱高下峰岚童,石腹轮菌秀灵欠。

西行十里忽渺绵,远林苍苍波潋潋。

如绳大路摇鞭丝,似黛遥山界车幨。

美哉此乡宜有人,胜处却被君家占。

略经丘壑皆文心,别埽烟霞筑吟坫。

君家名园先世贻,维何藏之富铅椠。

陆家充栋曹盈仓,养就君才许华赡。

相逢意气山为倾,倏见挥毫天可换。

苦将辁朴尘齿牙,何异蹄涔比天堑。

肯容庑赁已幸叨,许借书抄益愁忝。

半生无术孟浪游,五字未工穷有验。

知君博我良苦心,祇恐病处难为砭。

反思昨梦天风吹,百尺楼头位书剑。

早知此景眼前得,何事十年徒羡艳。

吾徒亦有二三子,天涯独学劳远念。

行方作书慰藉之,书成已有鸡鸣店。

(0)

别松上人

千峰趺坐处,而我一相寻。

了了解人意,空空入道心。

触扉知虎脊,震榻是龙吟。

相失名山去,尘缘愧我深。

(0)

客中清明

新火依微出远村,天涯时节独开樽。

故乡陌上多车马,是处坟头有子孙。

柳带缄来沾别泪,石泉梦后怆吟魂。

此间我亦思家苦,绕郭青山似白门。

(0)

浩然楼联

忆故乡两点金焦,同斯胜境;

到此地一楼风月,助我清谈。

(0)

集句联

脱帽看书,生气远出;杖藜行歌,妙造自然。

(0)

谢玉汉夫妻70自寿联

无可颂扬,百姓脂膏,未尝染指;

有何欢喜,七旬夫妇,难得齐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