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
《感兴》全文
宋 / 李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聚灭元同水上沤,痴人贪著不知休。

便当路栽荆棘,死代群雏作马牛

上陇计全谋蜀道长城功半废沙丘

古来大手如此只合将心向内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当(biàn dɑng)的意思:便利、方便。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痴人(chī rén)的意思:指愚蠢、糊涂的人。

大手(dà shǒu)的意思:形容人手段高明、能力强大。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马牛(mǎ n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沙丘(shā qiū)的意思:形容沙漠中的沙丘,比喻事物的数量众多且密集。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只合(zhī hé)的意思:只适合某种特定情况或条件。

作马(zuò mǎ)的意思:指为他人做牛做马,尽心尽力地为别人服务。

注释
聚灭: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痴人:形容极度痴迷的人。
著:执着。
休:停止。
生便当路:活着就在人生的道路上。
栽荆棘: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死代群雏:死后还要为后代承担。
作马牛:像马牛一样辛劳。
上陇计:指宏图大计。
谋蜀道:计划征服蜀地。
长城功:修建长城的功劳。
废沙丘:被荒废在沙丘上。
大手:指有影响力的人物。
向内求:反思内心,寻求内在的提升。
翻译
生死如同水上泡沫聚散无常,愚者痴迷执着不愿停歇。
活着就如在路上种下荆棘,死后还要替后代承受艰辛。
试图征服蜀道的计划在陇上显得微不足道,长城的功绩一半在沙丘上付诸东流。
自古以来的大人物也是如此,应当反省内心而非向外追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受。"聚灭元同水上沤,痴人贪著不知休"两句通过水的聚散比喻世事的变迁和人们对物质欲望的盲目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人心难以满足的感慨。

"生便当路栽荆棘,死代群雏作马牛"则是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角度,描述了人生来世上所承受的种种艰辛和枯燥,其中“荆棘”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而“马牛”象征着死亡后的沉重负担,这些都是自然环境对生命力的压迫。

"上陇计全谋蜀道,长城功半废沙丘"两句则是以宏大的历史景观来映衬个人命运的渺小。诗人提到“上陇”和“蜀道”,指的是古代通往西北边疆和四川地区的要道,这些道路的开辟与维护,象征着国家对于领土扩张和防御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而“长城功半废沙丘”则直接点出了历史上的许多伟业最终也会被时间所湮没。

最后两句"古来大手犹如此,只合将心向内求"是诗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这里的“大手”指的是有能力改变世界面貌的人物,而“只合将心向内求”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在无法改变外界的情况下,唯一可以做的是回归内心寻找宁静和答案。这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吕
朝代:宋   籍贯:记诵过   生辰:1122—1198

李吕[1122年~1198年]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
猜你喜欢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0)

春桂问荅二首·其二

春桂荅: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0)

别李浦之京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0)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永平舞

庆传瓒祚,位正瑶图。功宣四海,化被八区。

静彰帝道,动合乾符。千秋万祀,永荷昭苏。

(0)

咏烛二首·其一

燄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0)

赠顾交趾公真诗

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

发迹翼藩后,改授抚南裔。

伐鼓五岭表,扬旌万里外。

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

高山安足凌,巨海犹萦带。

惆怅瞻飞驾,引领望归旆。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